天成财经 - 分享提供股票财经知识资讯

当前位置:天成财经 > 股吧 >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有哪些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有哪些

2024-09-23 18:27:10

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投资者需要有正确的投资心态,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天成财经中的这篇文章是关于华夏幸福股吧分析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有哪些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有哪些

你好,最新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个股一览

廊坊:廊坊发展(600149)、华夏幸福、 荣盛发展(002146);

保定(含涿洲):恒天天鹅(000687)、巨力索具(002342)、乐凯胶片、宝硕股份、风帆股份、天威保变、长城汽车(601633)、凌云股份(600480);

石家庄:建投能源(000600)、博深工具(002282)、常山股份(000158);

燕郊:三湘股份;

张家口:河北宣工(000923)、万方发展(000638);

唐山:唐山港(601000)、盐田港、冀东水泥、首钢股份(000959)、三友化工(600409)等;

秦皇岛:茂业物流(000889);

通州:中国武夷(000797)、华业地产、新华联(000620)、首旅酒店(600258)等。

2:开发商:转战二线城市抢地 楼市房价暴涨难现

我国一线城市地价飙升、商品房普遍也泛豪宅化,随之,市场风险也在加大。这迫使不少开发商和购房者调转目光,转战二线城市。

2月16日,经过133轮报价,恒大地产以37.71亿元竞得广东省佛山市一块面积为10.9万平方米商住地地块,楼面价达9359元/平米,溢价率177.28%,逼近周边在售房价。

这只是近期二线城市土地受到热捧的缩影。2015年底至2016年初,南京(楼盘)、杭州(楼盘)等二线城市频频拍出天价地王。

1月13日,融创中国以9.61亿元价格竞得佛山市禅港路西侧、横三路两侧商住地,首次进入佛山。某地产首席分析师认为,2015年9月底以来的一系列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使得市场回暖并分化,在一线城市尤其是深圳(楼盘)去年接连暴涨后,许多价格洼地已被填平,2016年房地产市场热点将集中在二线城市。

二线城市地王频出

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二线城市却地王频出。去年四季度开始,南京、杭州、成都等二线城市出现土地成交热潮,高总价地、高单价地频频刷新纪录,这种局势延续到了2016年。

与2014年、2015年北京(楼盘)上海(楼盘)几乎包揽榜单的态势截然不同,在2016年1月份单价“TOP10土地楼板价”榜单上,北京和上海仅占五席,其余席位被南京和杭州所包揽。

南京G68地王以最终楼板价为4.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占据榜单头席,刷新了南京地王新纪录,而杭州在榜单前十上亦占据四席。

1月25日,融创以总价30.75亿元竞得杭州三堡和笕桥宅地,创下杭州楼面价新高。这个价格也接近甚至超过周边部分楼盘的在售价格,以23268元/平方米的三堡宅地为例,周边最低的钱江府售价为22851元/平方米。地价创出新高将会带动周边楼盘的涨价。

1月份南京、杭州地王频出,其他二线城市如武汉(楼盘)、合肥(楼盘)、成都、苏州(楼盘)等城市土地成交也显著上涨,土拍竞争激烈程度甚至有向一线城市看齐之势。

以合肥为例,2015年,北京金隅、融创中国、复星地产及葛洲坝(600068,股吧)地产等房企首次进入合肥市场,北京金隅与融创中国拿下地王地块,同时招商地产(000024,股吧)、华夏幸福(600340,股吧)、龙湖、雅居乐等品牌房企也纷纷表示将进入合肥市场。

二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火热与银行信贷的宽松不无关联,2015年来的这一轮房地产一二线城市复苏,最主要原因便是信贷的宽松。

某研究中心分析,1月份二线城市单价地王涌现的最大成因,首先是基于城市火热的成交支持,而城市之间的库存压力分化,以及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缩减,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二线城市的土地争夺。“杭州、南京作为二线城市中的翘楚,单价地王的刷新,是趋势上的必然”。

一线城市风险增加

二线城市出现火爆的苗头,很大程度上是资金在避险,拿地主体开发商在转战市场。2015年来,20大标杆房企合计在土地市场投入了3517.13亿,而从在一线城市的占比看,历史首次突破了50%比例,占比高达50.74%。

但目前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已蕴含不小的风险。随着金融、保险、地产等机构大量资金进入了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天价地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这导致很多地块的楼面价已经超越了周边在售房价。

根据某地产统计,在去年北京供应的49宗商品房住宅用地中,只有300万平方米是纯商品房住宅,其他面积均建设成为保障房等类型物业。而按照300万平米商品房住宅部分计算楼面价,实际北京2015年住宅用地平均楼面价已经高达3.8万左右。但同期,北京实际商品房目前成交均价只在3万左右,这意味着,按照当前地王的成本售价预期,房价在未来2年需要上涨100%。

一线城市土地价格太高,已经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尤其是这种资金推动下的地价不冷静,会导致2016年下半年后出现一个泛豪宅化的趋势。某权威机构人士分析,北京土地市场失控带来的豪宅集中供应,将导致市场压力飙升,相关开发商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地产公司也意识到了风险,在一线城市的拿地量开始减少。1月份,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面积同比下滑七成,全国占比仅为12%,也是近5年以来的最低。

与此同时,二线城市成为了房企的香勃勃。以融创、恒大为例,2015年中以来,除了北京、天津(楼盘)、上海、重庆(楼盘)、杭州之外,融创还进入了成都、南京、武汉、西安(楼盘)、济南(楼盘)等8个核心二线城市。刚刚进入2016年,融创、恒大便接连布局佛山等二线城市。

受春节影响,2月份截至目前,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南京、重庆、厦门(楼盘)、大连(楼盘))合计居住类住宅土地签约住宅土地7宗,平均楼面价高达8872元/平米,刷新了最高月度纪录,同比2015年2月成交土地成交均价涨幅高达190%,整体土地市场成交走高趋势明显,二线城市也越来越热。

二线城市房价会否暴涨?

地价、房价之间存在联动效应,拍出地王的二线城市,房价会跟随暴涨吗?春节期间,随着一线城市人群的返乡,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些二线城市已经出现房价上涨的现象。以拍出二线城市地王的南京为例,中国指数研究院(下简称“中指院”)百城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南京新房价格自2015年二季度以来持续环比上涨,2016年1月,价格涨至1503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88%,连续20个月环比上涨,同比上涨8.90%。

除了南京、杭州,以合肥、武汉为代表的新兴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供应合理、需求充足,市场供不应求,销售火热,市场去化基本无压力,房价也在稳步上涨。2016年开年,合肥楼市多个区域就出现了“抢房热潮”,1月份合肥住房均价首次“破九”,达到9008元/平方米。

(回答发布于2016-02-1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3:房企传统融资走弱,创新融资猛增

2021开年,房企发债突飞猛进。截至1月13日共有32家房企发债,境外发债86.52亿美元(约和559.42亿远人民币),境内发债175亿元人民币,境外远超境内这是今年新趋势,但利率上则延续了过去的常态。

1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是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央行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管理规则等措施。

虽然长期看从供给侧对房地产行业进行限制已实行多年,融资冰点来临的声音不绝于耳,开发商年年喊穷,但实际上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头部公司的融资总量还在增加,只是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开发商更难融到钱,行业内资金流向朝着头部靠拢。

2021年房企更有12448亿元债务到期,首次超过万亿元,达到偿债高峰。从政策上看房企债权融资受限,债权融资整体走弱,股权融资爆发性增长。

01

传统渠道债权融资走弱

对于2020年的房企债务结构,同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40家典型房企融资总额为9555.79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8.95%。40家房企的融资总额在2019年为8033.22亿元,2018年为6949.72亿元,2020年融资规模增速都创新高。

从发行结构来看:2020年40家典型房企发行公司债2603.8亿元,同比下滑12.89%;境内银行贷款1907.03亿元,同比增长62.31%;其他债权融资1810.38亿元,同比上涨1.03%;信托贷款966.45亿元,同比上涨1.92%。

这三种融资方式是多年以来开发商资金的主要供给渠道,虽然40家典型房企在境内银行贷款上增长超过60%,虽然没有透露了具体数字,但邹澜在发布会上表示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从2016年的44.8%下降到2020年的28%。

房地产贷款总量在减少,但头部房企的银行贷款出现大幅度增长,这表示银行贷款集中流向头部公司。

另一方面银保监也对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设置了上限最高不可超过40%,这也收紧了融资供给。

开发商过去冲规模所偏爱信托在今年受到严重调控,导致了增量仅微涨1.92%,曾有前50强开发商表示愿意以15%年化融资,但由于监管收紧在信托渠道这钱也并不好找。

公司债层面上也出现了小幅度下滑,这与证监会审批有关,也代表了对于房地产行业融资的收紧态度。

大体上看债权融资正在收紧,而与之对应的股权融资正在走强。

02

股权融资猛增 同比涨162.79%

事实上,2020年猛增的是股权融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公司的融资主要便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相比的优点是,所获得的资金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这就是用空间换时间。

同策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40家典型房企股权融资1709.23亿元,同比上涨162.79%。

股权融资大体上有四种模式:股权质押、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和私募股权融资。长期以来开发商最喜爱的是股权质押,A股房企大多都存在股权质押,这是相较下较为廉价快捷的融资方式。股权转让在部分房企中也是融资主力,如华夏幸福(600340,股吧)和阳光城(000671,股吧),增资扩股由于对房地产行业的限制,所以并不多见。

私募股权融资由于其难寻踪迹故无法考证,但坊间传闻称不少开发商都在运用,但需要邀请进入,封闭性极高。

在债权融资受到限制后,股权融资开始猛增,2020年下半年起的分拆上市更是异常火热。房地产公司拆分了物业上市也会融到一笔钱来补充现有资金,曾有分析人士表示若当下情况不变开发商会继续拆分其他板块上市,典型的代表就是恒大拆分了汽车、地产、足球上市,以减轻财务负担,未来多元化发展的房企拆分上市是大势所趋。

03

偿债高峰来到“万亿元”关口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房企到期债务规模将达12448亿元,历史性突破万亿元关口。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95家房企2021年到期债券7223.81亿元,同比增长22.45%,境内到期债券同比增长5.77%到4188.89亿元,境外到期债券同比增长56.52%到3034.92亿元。

两者数据综合来看,百强房企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融资额度,过去数年的频繁海外发债迎来了兑付巅峰。

自2015年后,房企开始了高周转的常态化,开始密集发行公司债,公司债的发债年限一般为3-5年,自2020年起便迎来偿债期2021年更甚。

另一方面,2016年年底境内债发行受限后,房企发债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发债,2-5年的发债年限是主力,故2020年起也是海外债的偿债高峰。

克而瑞的报告指出随着近几年上市房企的增加和与之伴随而来的借新还旧的持续压力,95家房企2018-2020年发债量上了新一台阶,发债规模均在7000亿元,较2015年的发债潮增加了近3000亿元的体量,未来的偿债高峰将会持续。

整体来看,房企偿债及经营压力巨大,未来可能诞生更多的债券违约。

如何面对偿债高峰?有的公司选择了继续大手笔融资,资金越来越向头部房企集中,中国恒大、中南建设(000961,股吧)、金科股份(000656,股吧)、华夏幸福和万科融资规模超500亿元。五家公司中除万科和金科外都是三道红线全中,尤其华夏幸福的资金问题已经引发了债券市场的动荡,万科和金科也是踩线二条并不乐观。

当下看借新还旧是主旋律,头部公司尤其高负债公司再债权融资上有着更旺盛的需求。

数据来源:同策研究院

同策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朝着头部集中,前五家房企融资超过3700亿元,企融资利率来看,融资能力强能拿到低利率的房企性质基本为国企或者央企。

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当下看股权融资的窗口期已经来临,但这样会摊薄地产们手中的股权,如何权衡利弊,才是开发商有史以来最难的选择。

4:房企应付账款超3.5万亿 成为躲避“三道红线”利器

证券时报记者 罗曼

6月29日,三棵树(603737,股吧)一则公告称,本应于今年3月31日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简称“商票”)出现逾期,并涉及两家上市房企,其中一家逾期票据金额5137.06万元,另一家逾期票据金额148.44万元。随后逾期金额较大的一家房企向证券时报记者回应,逾期票据已于今年6月初兑付。

本是一则不起眼的公告,却再次撕开了房企通过商票变相融资的口子。三棵树的公告中有一个细节,公告称以龙头房企为主的一线地产商使用票据支付比例提升,从而导致报告期内公司应收票据余额持续增长。

由于票据支付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科目,体现为公司的无息债务,因此房企通过支付票据不仅能替代融资,同时在“三道红线”监管下,还能降低红线(净负债率指标以及现金短债比指标)。于是,一大批房企纷纷通过增加应付账款及票据方式调节负债结构,并扩大对上游供应商的资金占用。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上市房企的有息债务(包含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增速同比为24.09%,到2021年一季度,这一增速已降至2.5%,有息债务增速呈现明显下滑趋势。然而,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却在大规模增加,截至2020年末,上市房企的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规模增至约3.54万亿元。房企“隐形债务”规模的大幅增加导致房企总负债规模不降反升,甚至是房企的偿债能力可能被高估。

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金额的快速上升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有消息称央行等监管部门已经出手,将试点房企的商票数据纳入监控范围,要求房企将商票数据随“三道红线”监测数据每月上报。

证券时报记者就上述消息向央行相关部门求证,但对方称不作回应。在行业整体偏紧的外部环境下,应付款“隐形债务”的偿还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流动性,并考验房企的偿债能力和项目的周转能力。

房企利用票据变相融资

自2018年以来,面对房地产市场波动和政策持续调控,尤其是2020年8月20日监管下发的“三道红线”政策,房企纷纷开始调整债务结构,优化杠杆指标。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房企商票承兑规模约3667亿元,同比增长36.2%,房企商票承兑规模大幅上升。

某地产商上游供应商告诉记者,“目前近60%房企都使用商票进行材料采购、工程款支付等,40%房企不用商票主要因为企业资质太差、流通性低,市场不认。商票支付贯穿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包括招标、开发建设、采购、设计、销售等环节。”

今年以来,陷入商票到期未兑付风波的房企为数不少,华夏幸福(600340,股吧)、阳光城(000671,股吧)、实地地产、中梁控股、荣盛发展(002146,股吧)等地产商均出现过商票未能按期兑付的情况。

“房企商票推后几个月支付实际上在行业里很正常,只是没有爆出来。比如我们跟宝能地产合作,有些项目早已经完工,但是款可能在1年甚至2年后支付,不过最终都是会付。有些工程款需要我们自己垫付,虽然利润被压得很低,结款周期也很长,但是没有办法,还是要合作的。”地产建筑材料商老吴告诉记者。

三棵树公告中一个细节更是透露出龙头房企在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中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较大部分来源于工程墙面漆业务收入增长,而公司应收票据结算基本来自工程墙面漆及装饰施工业务。公司应收票据余额与工程地产相关收入具备一定匹配性,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地产工程类客户收入不断增加,且以中国恒大为主的一线地产商使用票据支付比例提升。

相比于银行借贷、发行债券,房企依赖票据其实就是一种“赊账”行为,通过挤占上游供应商资金,缓解自身资金周转压力,实为变相融资。越强势的房企在与供应商合作中,越容易实现延期付款。

但对于商票而言,票据持有人考虑到长期合作,通常不会在公开渠道发声。当房企资金链紧张,商票的兑付优先级相比金融类机构要低很多,即债权人的权利并没有完全得到保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商票持票人超过2~3个月未收到款也较正常,房企结款时普遍存在拖延。

据记者统计,目前市场仍有大量地产企业采用商票结算,包含万科、绿地、保利地产(600048,股吧)、碧桂园、融创在内的多达60家上市房企。商票为何如此受欢迎?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记者分析,相比于银行贷款、发债、信托及资管等融资渠道,商票的优势就在于流程简单且便捷,无须备案、抵押、中介机构尽职审查等繁杂程序,且资金用途灵活。其次,商票是一种非常好的“赊账”方式,因为商票不占用其在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不计入有息负债,成为降低房企净负债率以及现金短债比的一个重要方式。第三,房地产融资政策趋向收紧,从需求端到供给端,银行借款、债券、非标等融资渠道持续收窄,票据便成为各大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因此,携规模优势,在上下游产业链掌握话语权的头部房企,应付票据金额近年来迅速走高。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0年TOP19房企总体商票承兑余额达到3355.74亿元,较2019年增长36.59%,占全国商票承兑总量的9.27%。

“三道红线”压顶 房企大腾挪

2020年8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三道红线”政策,具体为红线一: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红线二:净负债率大于100%。红线三: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根据“三道红线”触线情况不同,试点房地产企业被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以有息负债规模为融资管理操作目标,分档设定为有息负债规模增速阈值,每降低一档,上限增加5%,即如果“三线”均超出阈值为“红色档”,有息负债规模以2019年6月底为上限,不得增加;“二线”超出阈值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一线”超出阈值为“黄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三线”均未超出阈值为“绿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三道红线”的具体算法为: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总负债-预收)/(总资产-预收)。红线2: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合并权益。红线3:现金短债比=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

以此可看出,为避免踩线,房企完全有动力调整债务结构,手段之一就是将有息负债挪入应付账款及票据、其他应付款等无息负债科目,进而减少表内有息负债。简单理解,就是扩大分子,减小分母,从而降低显性负债率指标。因此,越来越多房企通过增加应付款的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实现加杠杆经营。

标普信评房地产分析师刘晓亮对记者表示,“若监管把房企商票纳入‘三道红线’监管范围,我相信对某些企业的指标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在融资环境趋紧和疫情尚未结束背景下,房企倾向于用财务手段调整债务结构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一种自然反应,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找到更好的融资渠道。”

较为典型的是某龙头房企,有息负债去年在最高时曾达8700亿元,今年上半年已降至5700多亿元,短短一年大幅下降近3000亿元,从而完成今年“6月底前有息负债降到5字头,至少实现一条红线变绿”的目标。该房企6月30日称,净负债率已降至100%以下,实现一条红线变绿。

然而,该房企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近年来大幅度增加,占整个上市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比例达17.5%,尤其是其应付票据成为房企规模之最,总负债规模在2020年度接近2万亿元。

Wind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数据显示,2018年度上市房企有息债务规模合计7.4万亿元,同比增长17.5%;2019年度有息债务规模合计8.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2020年度有息债务规模合计8.6万亿元,同比增长4.8%。若从单季度数据看,2018年一季度上市房企有息债务规模同比增长24.09%,到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5%。同一报告期内,上市房企的营业收入明显上涨, 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112.25%。

数据显示,在营业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上市房企的有息债务规模虽然仍在上涨,但增速已明显放缓。同时,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呈现大比例上升趋势。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上市房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合计为2.1万亿元,2019年为2.82万亿元,2020年度这一规模已达3.5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25.5%。其中恒大最高,达到6217.15亿元,同比增长14.1%;其次是碧桂园,达到3893.84亿元,同比增长18.25%;万科达到2962.92亿元,同比增长10.5%。

在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大幅增加之下,房企总负债规模不降反升。自2018年至2020年度,房企总负债规模分别为19万亿元、22.2万亿元、24.8万亿元。

从另一角度看,记者统计境内上市100家房地产样本企业,2020年度存货周转率中值为0.32,较2019年的0.3略有提升。但同期样本企业的少数股东权益、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应收款中值分别同比增加54.6%、20.4%和21.6%。作为对照,样本房企总资产中值2020年同比仅增长10.2%。

上述数据意味着,样本房企整体经营效率提升有限,但通过大幅扩大自身少数股东权益规模,提升了表外项目占比,从而改善并表范围内的财务杠杆。

“尽管房地产开发企业受‘三道红线’监管要求的影响纷纷降低表内财务杠杆,以减少自身触及红线的数量,但是行业整体杠杆改善情况有限。从企业数量上看,100家样本房企中65%的企业存在较为明显的财务运作迹象,这表明采用财务方式降低表内杠杆已经成为行业通行的做法。”刘晓亮表示。

警惕房企流动性指标恶化

如上所述,房企通过财务方式降低表内杠杆,进而改善“三道红线”核心指标达到监管要求。Wind数据显示,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均值的确有所下降。2020年度上市房企净负债率均值为70.5%,2019年为93.14%,下降较为明显。但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均值却有所上升,从2019年的51.59%上升至53.19%。

对此,刘晓亮分析,债务腾挪可能会让房企的偿债能力被高估,应付款“隐形债务”的偿还也会影响到企业流动性,考验房企的偿债能力和项目周转能力。

值得警惕的是,100家样本房企现金短债比均值出现恶化,从2019年的2.33倍下降到去年的1.18倍。现金短债比的恶化意味着行业流动性压力有所提升,流通性压力较大的房企同时也面临经营和再融资压力。

具体来看,42%的企业2020年末现金短债比较2019年下降,其中有25家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表明这些企业的流动性压力逐渐加大且流动性风险较高。比如泰禾集团(000732,股吧),2019年度现金短债比为0.24倍,2020年度这一比值下降到0.1倍,华夏幸福现金短债比从2019年的0.63倍下降至2020年末的0.28倍。

此外,这些企业还表现出存货周转率较低和净负债率较高的特征。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存货周转率较低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房企销售回款减慢,在严控有息负债规模增长的同时,销售回款却不能弥补有息负债增速下降,一旦有息负债增速与销售回款增速同时下降,部分房企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较大。

刘晓亮称,若房企融资环境持续偏紧,流动性风险将成为引发房企信用事件的重要触发因素。

房企今年信用债

到期偿还压力较大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房企融资渠道就成了监管层重点调控对象。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以来,非标融资持续收紧,房企融资进一步受限。2019年监管打击“前融”,同时进一步规范地产债、地产美元债发行。2020年以来,尽管境内地产债、境外地产美元债出现发行高峰,但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却始终没有出现实质性放松,同时,金交所等非标融资渠道被明令禁止,进一步限制了部分房企的资金来源。

用数据体现更为直观。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度房企境内发债规模为8700亿元,发行只数929只,净融资额达7985亿元。然而,自2020年8月至今年7月15日,房企已经连续10个月净融资为负值。今年以来,房企境内信用债净融资为-2907亿元。

境外债方面,2016年以来房企海外发债规模不断上升,2019年规模达800亿元美元(折合人民币5200亿元)高峰。同年7月9日,发改委发布778号文(文件全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管理改革的通知》),房地产企业发行境外债只能用于置换未来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境外债务,叠加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房企海外发债规模明显缩减至643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地产美元债净增量为72亿美元,较2020年一季度和2019年一季度分别大幅下降65%和72%,今年以来房企海外发债有5个月净融资额为负,累计净融资-55.46亿美元。

更难的是,房企还将在今年迎来偿债高峰期,流动资金紧张可想而知。

Wind数据显示,2021年房企境内信用债总偿还量(包含了到期偿还量、提前兑付量、回售量)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7月15日,房企境内信用债到期偿还量已经达到6467.37亿元,相比2020年增加1265亿元。全年总偿还量规模约为7217亿元,相比2020年增加814亿元,涉及到期债券826只,到期偿还压力较大。

这仅是境内信用债到期规模,2021年同样也是房企海外债到期高峰期。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海外债到期规模达到367美元(约人民币2496亿元),全年到期规模达到583亿美元(约人民币3797亿元),涉及207只债券。即,今年到期的境内外债券规模合计达到人民币10924亿元。

在偿债压力叠加严控有息负债增速的背景下,房地产金融风险不容小觑。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中央高层多次强调“房住不炒”、“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的背景下,房企高杠杆经营将难以持续。

视觉中国/供图 数据来源:Wind 本版制表:罗曼

5:贷款政策影响不大,“三道红线”威力不小

银行 房地产 贷款集中度政策出台后, 华泰证券 ( 601688 , 股吧 )发布的一份行 研报 告点评称: 该政策对于融资总量影响有限。对于房地产融资绝对值来说,宏观政策下贷款总额增速的影响占主导。

该报告还提到,即使在不考虑贷款总额增速的前提下,若未超标银行房地产开发贷、个人购房贷维持2019年相对贷款总额的增速,由于银行有2至4年调整期,2021年开发贷、按揭贷款总额较2020年中期的收缩幅度仅约为0.4%-0.9%,影响有限。

在采访中,另一位券商分析师的判断与华泰证券一致。 该分析师对36家上市银行估算得出,所有未达标银行需压降的房地产贷款总额约为7000亿元,而按照比例上限测算,所有达标银行仍有20000亿至30000亿元富余额度可使用。据这位分析师估算,在房地产整体开发资金中,压降贷款额度占比不到10%,影响有限。

房企的融资压力主要来自“三道红线“政策。过去半年间,该政策影响已经显现。

据贝壳研究院2020年房企融资年报,这一年房企境内外债券融资总规模虽再创历史新高,但增幅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2020年月度数据更清晰地反映了“三道红线”的威力。“三道红线”传言在8月出现。8月之前的每一个月,比起当月到期债务总额,新发债总额一直更多,而在8月后,新发债总额始终更少。

贝壳研究院预计在2021年, 因为海外疫情防控前景不明,经济不确定性强,国内又有融资新规限制,全年房企融资规模将处于低位。

2021年首月的债市融资情况,的确如判断所言,不容乐观。受春节假期影响,2021年1月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周交易日,但房企发债规模却不及上年同期。新年首月为传统发债 高峰 ,其数据具有一定指向标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1月, 华夏幸福 ( 600340 , 股吧 )(600340.SH)爆发债务危机,据其公告,已有52.55亿元债务逾期,正向河北省、廊坊市两级政府寻求支持。前述券商人士认为,华夏幸福的信用危机将打击全行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债前景。

与低位融资对应的是高额的到期债务。 据贝壳研究院计算,2021年,房地产全行业到期债务总额将首破万亿大关,达到1.2万亿的规模,同比增长36%。而房企债券发行周期多为3-5年,这意味着要到3-5年后,到期债券金额才会有实质性降速,房企面临沉重的现金流压力。

新年首月债市的分化情况也值得关注。这个月,碧桂园(2007.HK)发行了两笔共计12亿美元的票据,票面利率仅为2.7%和3.3%,两笔债期限也长,分别为5年和10年。中梁(2772.HK)也发了两笔美元债,票面利率分别高达9.5%和7.5%,且均在明年到期。

多家受访房企、市场分析机构都认为,在新的一年,房企融资成本、融资难度将依据其财务、信用情况,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一位前二十强房企管理人员认为,“三道红线”标准出台后,将成为普适的借贷信用参照。 这也是哪怕“三道红线”不扩围,仍将影响全行业的原因之一。

境内融资成本也会因企业性质存在一定结构性差异。据贝壳研究院2020年数据, 与央企、国企相比,非央企国企的境内平均票面利率高了近1.5%。

6: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有哪些

你好,最新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个股一览

廊坊:廊坊发展(600149)、华夏幸福、 荣盛发展(002146);

保定(含涿洲):恒天天鹅(000687)、巨力索具(002342)、乐凯胶片、宝硕股份、风帆股份、天威保变、长城汽车(601633)、凌云股份(600480);

石家庄:建投能源(000600)、博深工具(002282)、常山股份(000158);

燕郊:三湘股份;

张家口:河北宣工(000923)、万方发展(000638);

唐山:唐山港(601000)、盐田港、冀东水泥、首钢股份(000959)、三友化工(600409)等;

秦皇岛:茂业物流(000889);

通州:中国武夷(000797)、华业地产、新华联(000620)、首旅酒店(600258)等。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积极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天成财经希望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股有哪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天成财经 -(www.orange-zhsh.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3010890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