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财经 - 分享提供股票财经知识资讯

当前位置:天成财经 > 流向 > 什么叫知识营销

什么叫知识营销

2024-09-23 04:24:49

股票市场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市场,投资者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公司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接下来,天成财经将重点带大家了解先导智能资金流向,希望可以帮到你。

1:什么叫知识营销

什么叫知识营销

最佳答案知识营销是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播方法和途径,将企业所拥有的对用户有价值的知识(包括产品知识、专业研究成果、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等)传递给潜在用户,并逐渐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为将潜在用户最终转化为用户的过程和各种营销行为。

知识营销需要一定的信息传播途径,网络营销是实现知识营销战略的最佳手段之一;网络营销需要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而知识营销的内容是网络营销信息源中对用户最有价值的部分。 实际上,知识营销与网络营销有时本来就是一回事,只不过在网络营销中并不一定用“知识营销”这一比较笼统的概念,而是用博客营销、RSS营销和病毒性营销等更加具体的网络营销术语。比如目前非常流行的博客营销就是知识营销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网上营销新观察对博客营销的定义中提出:“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因此,开展博客营销的基础问题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信息传递的目的”。 严格来说知识营销包括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知识营销目前最重要的部分,但是知识营销远不只此。知识营销广义上包括使用一切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的目的,比如利用人脉营销实际上也是利用关于交际的知识来达到营销的结果。 比尔·盖茨的先教电脑,再卖电脑的做法是典型的知识营销。他斥资2亿元,成立盖茨图书馆基金会,为全球一些低收入的地区图书馆配备最先进的电脑,又捐赠软件让公众接受电脑知识。再比如,上海交大昂立公司开展的送你一把金钥匙科普活动,通过在社区举办科普讲座,向市民赠送生物科学书籍,举办科普知识竞赛等,提高了市民的科学健康理念,引发了人们对生物科技产品的需求,达到了其他任何形式的产品营销所达不到的目的,使微生态试剂市场在短短的10年间,从零发展到如今近百亿元,创造了广阔的市场。

编辑本段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有以下特征

1、营销环境发生了质变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营销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首先是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演进,“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将逐步成为现实,竞争出将愈演愈烈。其次,竞争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大家共有信息技术,共享知识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

2、营销产品发生了质变

传统营销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所谓知识型产品即为高科技产品的升华,产品科技含量高,如数字比彩电等。对于这些知识型产品的营销必须要求营销者具有高素质,不仅要深谙营销技巧,同时也要掌握产品的知识含量,能够把这些知识推销给消费看。如果营销者对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使用功能、维修知识一知半解,对消费青的询问含糊其词,产品售出发生故障时也不能迅捷提供售后服务的话,那么消费者将疑云重重,营销也就很难成功。

3、营销方式发生质变

发端于20世纪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一日千里地迅猛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甚至出现更大的突破。如今,互联网已将世界联为一体。与此同时国际互联网使得营销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与迅速。传统的营销方式是靠媒体、广告等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的。这种传递是单向的,往往是营销者比较主动而消费者处于被动,信息反馈慢并有限,而且成本较高,因而往往不能制订适宜的营销战略。而在知识经济的代,网络化的实现使营销渠道四通八达;不仅营销部门可通过网络将产品信息迅速传达消费者,大大减少了营销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且消费者出可通过网络与营销部门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愿望与要求,促使厂家生产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1]

编辑本段知识经济时代营销工作特点

(一)

用知识来推动营销,知识营销本质要求 知识营销创造、使用、储存、提升并转化知识智力一种全新营销理念,它把信息技术、市场预测、营销决策等体现人素质智力资源主要环节统一起来,共同为企业服务,以取得最好经济效益。知识营销营销理念深化与知识经济发展二者相碰撞结果。首先,知识营销营销理念从占领到培育缔造市场必然产物。它将市场看作为动态上升。企业要满足目标市场需要,关键让顾客了解产品,喜欢偏爱产品。其次,知识经济发展促使企业进行知识营销。一方面技术发展变化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型企业不断崛起,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复杂;另一方面人知识增长特别对高新技术产品认识水平,远远没有技术发展那么迅速。消费者这种对高新技术产品认识“滞后性”,就成为企业营销一大障碍,因此,知识营销应运而生。例如,微软公司为低收入地区图书馆配备电脑、培训人员、捐赠软件,不惜耗费巨资,这种行为正体现了“先教电脑,再买电脑”知识营销观念。 具体而言,知识营销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 、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增加营销活动知识含量,并注重与消费者形成共鸣价值观。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一种重要消费资料,企业个人都把学习知识作为一项必不可少活动内容。知识营销活动应努力使消费者学到更多知识。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已不仅仅考虑其使用价值,而且关注它所带来观念价值,即日益注重商品与服务背后文化内涵,购买与之有共鸣价值取向。如“李宁”服装倡导青春、健康、活泼精神生活,这与许多青少年价值追求相吻合,因此倍受青年人青睐。 2 、注重与消费者建立结构层次上营销关系,使消费者成为自己产品忠实顾客。营销关系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财务层次,即以价格折扣、回扣、奖励等形式来回报顾客,这最低层竞争手段,也最易仿效,二社交层次,即与客户建立友谊或各种社交关系,这目前较流行一种方式,但过度使用会带来拉关系甚至腐败现象;而最高层次结构层次上营销关系,即产品与顾客之间技术结构、知识结构、习惯结构上建立起稳固关系,从而使顾客成为企业产品长期而忠实顾客。随着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建立这种结构关系更为重要。 3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使营销更适合产品高技术含量、智能化个性化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用知识赢得顾客,首先要让顾客了解并懂得如何使用产品,以及使用后能带来好处,才能激发顾客购买欲望,从而扩大销售。同时营销策略要针对不同类型顾客进行特定设计,使产品或服务适应顾客消费特点、文化品位价值观念。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素质,这我国企业面临一项紧迫任务。

(二)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营销,知识经济时代营销工作又一特色 信息市场先导,生产前提。企业若想激烈竞争使自己产品占领市场,就要从了解市场需求动向入手,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掌握大量市场信息基础上进行经营决策。随着知识经济到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目前全球国际计算机交互网络用户已有 4000 万户,并以每年 100 万户递增,到 2000 年可望达 1 亿户。信息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电子交易与支付手段日益成熟,传统市场营销,无论观念、战略还手段上都面临挑战,迫切需要革新。对于制造商间商来讲,利用交互网络可以以最少资本投入将市场拓展到最大空间,并以较低成本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对于消费者来讲,利用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可以节约购买时间,降低购买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由此可见,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营销应用,将使市场营销目标市场选择、市场调研、营销组合策略等各个环节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新营销格局模式。

(三)

创新知识经济灵魂,也知识营销最重要特征之一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主攻点于基础性研究突破,以形成新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它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把新设想转变为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这一应用档次上技术创新。鉴于此,营销工作也必须创新。例如,营销观念创新,要求企业树立社会营销观念,即通过对营销方案设计、分析、实施及评估,从而影响目标公众行为,改善目标公众及他们所地群众福利,以实现企业、社会消费者利益谐统一。我国从总体上来讲,已经成为买方市场,大多数产品出现了供过于求现象,许多企业为此不知所措,只好广告投入、降低价格上下功夫。然而海尔公司却以新—代高清晰、数字化电视抢先进入彩电市场,将已饱彩电市场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创新企业知识经济时代下立于不败之地根本途径。

编辑本段知识营销的内容

1、学习营销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将进入学习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社会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大爆炸决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营销是“学习营销”,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企业向消费者和社会宣传智能产品和服务,推广普及新技术。对消费者进行传递、授业、解惑,实现产品知识信息的共享,消除顾客的消费障碍,从而“把蛋糕做大”。上海交大昂立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颇为不错。该公司通过开展“送你一把健康金钥匙”的科普活动,进入社区举办科普讲座,广泛向市民赠送科学书籍,并通过媒体举办科普知识竞赛,这些活动不夹杂产品的促销,其间并不要求参加者购买产品,但效果却是任何形式的产品营销所达不到的。通过提高市民的科学健康理念。引发人们对生物科技产品的购买欲望,拉动了市场需求。该公司也从一家资产仅36万元的校办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产值达10亿元的现代化生物医药支柱企业。学习营销的第二层面是企业向消费者、同行和社会的学习。企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客户及其他伙伴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好的经验方法,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营销管理过程。因此,“学习营销”是一个双向过程,互相学习、互相完善,最终达成整体的和谐。

2.网络营销

21世纪是网络营销的世纪,网络营销是知识经济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简单地说,它就是利用Internet进行的企业营销。据Forester Research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1999年单在互联网上的商品销售总额已达50多亿美元,估计今年可望突破百亿大关。网络营销主要通过在Internet上建立虚拟商店和虚拟商业区来实现。虚拟商店又称为电子空间商店(cyberstore),它不同于传统的商店,不需要店面、货架、服务人员,只要拥有一个网址连通 Internet,就可以向全世界进行营销活动。它具有成本低廉、无存货样品、全天候服务和无国界区域界限等特点。另外,在网络上还可同步进行广告促销和市场调查以及收集信息等活动。Internet为企业和客户间建立了一个即时反映交互式的信息交流系统,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绿色营销

随着生活水平及自身素质的双重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消费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及服务,注意力及需求消费健康化、自然化,“绿色产品”更是成为人们的新宠。“需求创造自己的供给”,根据这一最新潮流,企业营销时应特别重视“绿色”概念,开发“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到使用、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并有利于资源再生回收的产品。同时在营销策略上应注重“绿色情怀”,重视“绿色包装”,提供“绿色服务”,做到天人合一,健康营销。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和顾客的信任,企业营销也才可能取得成功。另外,企业也应积极努力,争取得到ISO14000认证和“环境标志”取得21世纪营销的“合格证”。

编辑本段知识营销的原则

简述

知识营销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到企业的大型广告、公关活动,小到个体小商贩的销售行为。一种产品,营销者不仅要宣传其用处、好处,要介绍其使用方法和维修的技巧,而且还要介绍有关这种产品系列未来发展趋势方面的科普知识,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从而达到提高销售量的目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才能引导知识营销健康、快速的发展呢 这需要遵循知识营销的原则。

1 诚实守信原则

2 利益兼顾原则

3 互惠互利原则

4 理性和谐原则

编辑本段知识营销管理的关键

1 知识营销人员

2 全员营销意识的贯彻

3 树立以顾客利益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4 创造充分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环境

5 知识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和营销过程相结合

编辑本段知识营销实现的方法与建议

简述

从知识营销框架构成可以看出, 知识营销过程并不是从产品的销售才开始的, 而是贯穿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只有产品注入了知识含量, 知识营销才有实现基础。知识营销的实现方法是将市场营销过程和知识管理过程有机耦合, 将市场营销中获取、产生、需要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进行对接、整合、共享、创新、利用、发布, 最终实现知识的价值转化。知识营销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技术为基础, 以文化为动力的多方参与和交互作用的过程, 涉及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管理的各个层面, 是考验企业综合生产能力、目标集聚和实现能力的大营销理念。 知识营销的实现需要企业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通力合作与交叉融合才能高效完成。硬件资源包括企业的营销队伍、技术平台、资金支持、产品服务、市场位势等; 软件资源则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组织制度、企业文化、营销人员素质与技巧、企业形象与产品品牌、知识管理能力、组织执行能力等。在这些资源中, 硬件资源以技术平台与营销队伍建设最为重要, 软件资源以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最为关键。

1) 搭建科学的技术平台

企业的技术平台按开放程度可以分为内网和外网, 内网只对企业内部员工开放, 为员工进行知识交流、提高知识学习与共享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外网是企业获取外部信息、截取情报资料、推动产品知识、宣传企业形象的接口。企业通过内网和外网的对接与交流融合掌握全面的有关企业市场营销的知识, 为营销的高效率提供保证。内网和外网的建设对于企业知识流动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按组织形式可以分为情报系统、技术开发平台、电子网络会议系统、在线学习网页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为组织实现不同的知识交流功能提供支持。竞争情报系统能为企业主动及时提供日常的竞争情报动态和预警信息。企业信息员通过本系统, 将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动态、竞争对手动向、技术动态、产业链、政策法规、国际行情等信息实时提供给管理决策层, 并通过持续的监测逐步实现竞争环境及对手预警的能力。网络会议是企业跨区域与国际化运行的重要辅助手段, 是企业管理层交换决策意见、交流管理经验的有力工具, 对于企业超越组织边界具有重要意义。在线学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 它将培训课程的有关内容放置在网上, 使学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浏览有关课程, 并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时间安排进行课程学习。开发不同形式的技术平台对于企业知识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按内部运行存储方式可以分为数据库、专家库和知识库以及辅助的模型库、规则库、推理机等。数据库是企业存储各种生产数据的虚拟场所, 企业的正常运营离不开各种数据的支持; 专家库是专家决策系统运行的内部支持基础, 专家知识在此沉淀并形成企业组织知识, 为企业决策提供指导; 知识库是企业组织知识库和个人知识库的总称, 是管理各种知识、促进知识循环创新和新陈代谢的虚拟空间。数据库和专家库相互交互能为企业正确决策提供基础, 而知识库则为决策的正确性与最优性提供保证。 各种技术平台的搭建是构建科学的技术平台的有效形式, 通过不同技术平台的相互支持, 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 全面支持知识营销活动。在科学的技术平台搭建过程中, 需要注意不同技术平台的接口标准化问题。

2) 打造高素质营销队伍

营销队伍是市场营销过程的实现主体,是推送产品知识、宣传企业形象的直接责任人, 同时还负责客户情报的收集工作。营销队伍的高素质是保证企业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能被客户感知和接受的条件, 是知识成功价值转换的基础。高素质营销队伍需要有良好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表达发布能力, 通过各种能力的综合实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知识管理。 培育营销人员的知识获取能力是企业知识更新的源泉, 是企业抵制知识老化和保持产品领先性的必备能力。营销人员需要能从客户的购买行为推测客户的需求变化,从竞争者的促销行为推测竞争者的战略调整, 从联盟者的联合行动感知联盟动向, 从宏观经济的脉动嗅出产品的发展潜力, 从网络渠道的新闻报道与科技变革方向领悟产品创新导向。营销人员是产品开发人员的先锋。 培育营销人员的整合能力是企业知识去粗取精的关键, 营销人员是企业与外界联系的窗口, 营销人员从外界接触到的大量知识只有经过高效的整合才能为营销决策提供支持。高素质营销人员必须有辨别信息真伪, 将不同知识加以精练合并的能力。 培育营销人员的知识共享能力是企业进行市场推广的最有力手段。在企业面临新的市场时, 需要营销人员能互相共享交流经验与教训, 在学习与共享中寻找恰当的市场推广路径。知识共享能力是企业迅速扩张、持续经营、国际化运作的基础, 企业对营销人员知识共享能力的培训应该侧重于共享意识的灌输和共享技能的锻炼。 培育营销人员的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内部提升知识含量的关键, 也是企业保证产品服务知识特色的基础。无论是外部知识还是内部知识, 都有老化的趋势, 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才能维持知识的循环流动; 而且企业只有进行知识创新, 才能创造出企业的特色文化, 打造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品牌。企业对营销人员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培育应注重创新激励与创新导向。 培育营销人员的知识表达发布能力是企业推销知识产品、转化知识价值的基础。营销人员的口才表达能力是与客户良好沟通的前提, 客户在一定程度上是先通过营销人员的表述了解产品的, 营销人员的表达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是影响新客户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而知识发布能力是指营销人员要能准确发布产品知识、锻造企业形象, 从而培育潜在客户。知识的表达与发布能力是营销人员的关键能力, 是营销人员能力培训的重点所在。

3) 建设扁平化组织结构

扁平化组织是新世纪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是适应剧烈变化的市场竞争、增强反应能力、提高响应的有效途径。营销组织的扁平化设计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组织层级的降低, 这有利于组织知识的纵向传递与逆向反馈; 二是组织边界的扩张, 这有利于组织知识的广泛获取与共享, 是营销组织壮大的表现。 组织层级的演化与发展过程表现为分形特性, 即组织层级在纵向设计上往往是自相似的, 这样有利于组织的复制性管理模式和员工的组织适应性, 同时在进一步扩张时也便于组织遗传与组织改造。因此, 在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层级精炼过程中, 也应该遵循分形规律, 将相似的组织机构合并, 逐渐融合相关的部门、人员与知识, 使组织精简有序进行。组织层级的降低有利于组织内知识的传播、扩散, 缩短知识循环路径与周期, 提高知识价值增值效率。市场营销组织按不同的构成可能有不同的组合方式, 如很多企业设有市场部、客服部、后勤部等, 此时部门分割可能会出现行政垄断现象, 不利于同一产品知识的对接与联通, 因此, 打乱原有部门设置, 按产品或地域将市场营销组织重新设计, 可能会减少组织层次, 提升知识营销绩效。 组织边界的扩张是市场扩大的必然结果, 当企业进行市场开拓时, 必须进行营销人员的招聘、营销活动的地域拓展等活动, 此时, 营销组织就会出现边界拓展、空间放大现象。在市场营销组织边界拓展过程中, 也遵循着分形复制的自相似规律, 即新拓展的市场空间的营销活动与营销组织形式和原有市场总是相似的, 这样有利于减少扩张冲突, 降低市场开拓成本, 避免风险。因此, 在组织扁平化设计时, 由于组织层级降低而导致的营销部门组织边界拓展也要遵循分形规律, 如只能将空间上具有关联或相似的市场或部门进行合并重组, 而不能任意组合。且新组建的市场营销组织也应该具有分形结构, 以降低组织运行成本, 减少组织间的交流隔阂。

4) 创建共享型组织机制

企业内部的知识学习与共享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通过知识的学习与共享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知识的扩散, 使大部分营销人员掌握一些共性、必备的知识, 且一般容易共享的知识都是常用、有效的知识,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能迅速提升营销人员的素质与技能。但知识的学习与共享并不是在组织内能自发形成的, 知识的价值性与知识共享的利益关系导致个人知识利益与组织知识利益之间存在一定冲突, 知识共享很难在组织内大规模自动发生, 需要组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营造共享型文化才能使知识共享取得较好成效。 知识共享型激励机制主要解决的是组织内知识价值的分配问题。知识拥有者通过努力获得的知识使之在企业内部取得一定的个人竞争优势, 这些优势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荣誉、职位等。但如果知识拥有者将这些知识与别的员工共享, 知识拥有者将不能构成知识垄断, 甚至还可能培育出竞争对手。因此, 知识共享需要首先估测知识的价值, 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知识利益分配机制, 在利益刺激引导下激励知识员工进行知识共享。 共享型文化是在员工广泛知识共享时形成的一种氛围, 而这种氛围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活动。在知识共享型文化中, 市场营销员工自觉自愿地共享一些经验, 为其他员工提供知识方便, 因此其也能很便捷地从其他员工处获取其所需要的知识。知识共享进入到一种高境界, 此时知识的经济价值激励可以改为知识的互相交换激励, 通过交换知识同时提高知识共享双方的知识积累。

编辑本段知识营销的螺旋循环

知识营销的关键在于确保“知识循环”在营销活动中的实现。根据知识流向我们可以把知识营销活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营销部门从客户得到知识,以在企业中传播和应用的过程,这种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知识营销的内化过程;另一种是营销部门整理和开发关于企业产品的知识,再散播给特定的客户,以给客户施加对企业有利的影响的过程,这种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知识营销的外化过程。这两个过程在企业中不断交替,形成了从客户开始创造知识(生产),并将知识传播至整个组织(传播),最后将知识融于企业的产品、服务之中(应用)的螺旋循环上升过程。企业的营销战略也在这种知识转换的循环 过程中实现了升级。 1、知识营销的内化过程 知识营销的内化过程就是营销人员寻找客户行为和属性间的联系以及他们在与客户交往过程中得到的经验等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传播、应用于企业创造价值的这样一个过程。 2、知识营销的外化过程 这种知识流向在以前往往被大多数企业所忽视,因为大多数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不愿在那些不能很快就能获得效益但又很有潜力的方面进行投资。企业的隐性知识尤其是认识类的隐性知识,对企业的营销活动特别是品牌建设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未来网络平台会不会全面替代实体店面?

最佳答案未来的网络平台不会全面替代实体店面,网络平台只能是实体店外另一种产品销售方式,是实体店销售的一种补充形式。

网络平台和实体店相比,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网络平台的优势包括销售范围广,围观的人多,成本低,可以按照订单销量进货销售,缺点是消费者维权困难,产品缺少直观感受,网络上的图片和现实商品差距大。尤其是大件商品,特殊商品,不适合在网上销售。

由于网络平台和实体店区别明显,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只能是互相补充。

3:东西部政策差异

最佳答案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比较研究

张克让

世纪之交,我国西部迎来了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值此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西移之际,冷静地分析和比较西部与东部经济崛起在时机上的差异性,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西部经济腾飞的现实起点和基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选择发展战略、实现追赶目标的基本前提和现实要求。

一、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出于缩小国内地区发展差距必须服从于缩小与世界发展差距的大局需要,从效率优先的角度,果断地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先机。20年后的今天,西部地区终于迎来了大开发的历史机遇。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极短的瞬间,但它却营造了东西部大发展在时机上不可忽视的差异性。

1.市场环境差异——“短缺经济”与“过剩经济”

历时20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国大为增强,以“短缺”为特征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年东部所面临的那种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不仅使外部资源要素在高市场回报率的驱动下源源东流,而且使国家投资方向转向效率目标而与市场要素的流向趋同。有关统计资料显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东部地区新批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占全国81%和87%,1992年仅西北地区银行就有20~50%贷款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集中于东部地区。国内外资源要素的高度集聚与东部地区原有禀赋结合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使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富活力的热点地区。20年后的今天,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有效需求不足首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国内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粮食等战略性商品充裕,社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物价和银行利率连续三年走低,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以“过剩”为特征的市场环境。它使大批依靠相对封闭环境维持生存的企业面临更大困难,西部经济发展也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2.技术环境差异——资源(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东部是伴随着20年的改革开放走过其工业化进程的。工业经济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上,主要以物质资源要素的持续投入为特征,以提供丰富廉价的物质产品为宗旨,来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物质资源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权数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当我国东部经济开始腾飞之时,物质资源并非它的地区优势,但计划体制下国家拥有大规模调配资源的能力,加之“短缺”市场的有效需求,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东倾,东西部产业布局呈典型的“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布,致使西部的能、矿、林、牧等资源规模东流,成为东部经济高速增长、经久不衰的强大支持。今天,当西部迎来大开发机遇之时,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它以人为本,以知识和智能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特征,使知识技术创新及其在生产中的集约运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说当年东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技术环境能够允许物质资源的高投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与发展,那末20年后的今天,在西部大开发中试图以自身的地缘优势,继续无度地实施资源战略来求得大发展,无论是知识经济的技术环境,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都将是不合时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同时孕育着严峻的挑战。本来物质资源富集的区位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其作用相对下降,而恰恰自身欠具备的智能化资源要素,其作用将与日俱增,从而置西部地区于“有者欠用,用者欠有”的两难境地。

3.政策环境差异——规范经济与欠规范经济

20年的改革开放,既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可以说,当年东部经济是在计划经济或“双轨经济”体制框架中实现腾飞的。而如今西部经济却必须在市场体制框架内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西部大发展在时机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种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上,规范与欠规范政策环境所产生的“厚东薄西”作用显而易见。第一,当年东部大之时,国家是投资主体并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在政策“东倾”的行政干预下,使各种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入东部地区。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已不可能直接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同时也已不具备计划体制下大规模直接调配资源的能力。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只是西部大开发的先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西部的宏观投资环境。而西部经济的实质性发展,只有依赖自身努力。第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加之体制变轨转型中政策上的漏洞和法规的不健全,缺乏应有的规范约束,给东部地区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可图、有机可乘的时机和条件。如,加工性产品与基础性产品比价扭曲及其价格放开的时间差,造成东西部交换关系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不健全而导致东部许多地区曾走过“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等等。今天,市场经济体制虽不能说已完全建立,但基本框架已经成形,各种规范相继确立。任何地区的发展都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那种试图通过非市场因素作用,在政策法规空隙中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西部大开发从开始就注定是一个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过程。第三,始于东部大之初的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仍为西部大开发所必须坚持,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国际环境所致,它给东西部营造的政策环境及其作用却迥然有别。事实上,我国的改革开放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即是有梯度地自东向西渐进式推进的。所以,对东西部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应,明显地存在着时间、、程度上的差别,加之东部“沿海开放”的优势和条件是西部“沿边开放”所无法引进或移植的,而营造本地区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又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要借助于对外开放来推动地区的发展,必将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东西部社会基础条件差异

我国西部是老、少、边、穷多重区位叠合的地区。与东部相比,有十分复杂的特殊区位基础条件。历史地和辩证地分析这些差异性,是西部确立正确发展战略和选择区际特色发展道路的基本出发点和现实背景。应当说,东西部的差异是全方位,相比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总量差异

地区间社会基础差异最直接地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差距上。它是西部大开发现实起点和基础的宏观展示,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总量比较

国土

面积

占全国

(%) 人口

占全国

(%) 近年来的

GDP占

全国比率

(%) 80年代以来

占国家基建投资

与贷款总量

的比例

(%) GNP

比率

(%) 1979~1995

年均经济

增长率

(%) 城镇社区

服务设施

占全国比例

(%) 农村社会

保障网络

占全国比例

(%) 1998年国企

专业技术人员

占职工队伍

比例

(%)

东部 15 41 65 60 60.1 12.8 45 45 51

西部 56.9 22 15 20 13.95 8.7 20 12 17

注:资源来源《经济日报》2000年4月

2.技术创新差异

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东西部经济总量差异,尽管原因十分复杂,但科技创新落后作为重要原因是不争的事实,如表2所示。

表2 科技发展状况比较

R&D

机构

数量 R&D

投入

(千元) 技术市场

合同成交

额(万元) 国内专利

代理机构

数量 专利

授权量 进口设备

所占比重

(%) 1998年从业

人员中大专

学历

人数比重

(%) 已安装进口

设备新旧

程度(%) 大中型企业

R&D经费

投入(千元)

80年代后 80年代前

全国 5421 45236663 2683447 521 41248 3.6 9067680

东部 46.8% 61.3% 62.1% 291 23855 54.8 6.0 47.5 17.4 50.6%

西部 20.6% 18.65% 13.9% 93 4694 14.9 3.05 27.5 37.4 24.3%

注:(1)资源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兰州晨报》2000年3月23日;(2)未注明年份的项目均为1995年统计数据;(3)东部共11个省市,未计广西。

3.地理条件差异

我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略分三级,与三大经济带划分在空间上基本叠合。东部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土资源匹配较好,而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沙漠。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非耕地资源约占总面积的96%。除四川成都平原和陕西关中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山地灾害频繁,土地生产力低下,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使西部改善交通通讯状况的难度极大中的交通运输线路密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全国铁路和公路、内河航运里程,西部只占1/3和1/7。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必然使经济活动成本飙升,限制各种要素资本流入。深居内陆腹地的地理区位,使西部无航海之利可用,也限制了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这些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曾是历史上形成东西差距的重要原因,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将从多方面继续限制西部经济的发展。

4.产业结构差异

与东部相比,在全国区域分工与区际竞争中,西部地区明显存在着相对不利的产业结构,其特征是:第一,“一大二小”,即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小;第二,“重重轻轻”,即重工业比重太重,轻工业比重太轻;第三,“上多下少”,即生产上游产品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偏多,生产下游产品的加工工业偏少。这种不利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转换效率不高,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较小。“重重轻轻”的工业结构,由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长期以来对国家投资的依赖性强。当国家投资主体身份改变之后,其投资移出的边际影响要远远超过东部地区,势必对西部那些依赖国家投资的资源省区发展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反,东部的主体产业是轻加工业,它容易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产品消费弹性系数大,且民间资本和外资相对容易进入,经济活力较强,加之国家“出口导向战略”的推动,使其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腾飞。而“上多下少”的产业特征,由于价格因素的影响,所得实惠较少,利益流失较多,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过程中作用十分有限。至于“一大二小”的产业特征,由于第一产业内部,传统种植业比重较大,人均农业产值远远低于东部,加之对农牧产品加工的非公有经济、乡镇企业发展严重滞后,致使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东部低14.7%。

5.文化环境差异

文化环境是地区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强西弱、东富西穷的经济格局,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环境的格局。以教育为例,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文盲、半文盲比重为15.88%,西部除新疆外,9省区均高于全国水平。相关论证表明:东部在业人员初中及文化程度比重指数与人均GNP的指数动态比约为1∶1.99,足见其文化教育对经济发展作用之大;而西部地区除陕西和新疆外,其余省区这一比重指数均排在全国倒数10位之列。

从地理区位上看,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的西岸,毗邻港澳地区和日本,东南亚,与美、加、澳、新隔海相望。历史上,它最早接触西方工业文明,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这里人民具有同华侨、华人、华裔广泛的海外联系和交往的本领,养成了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开放观念。80年代以来,当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时,东部地区能够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利用范围范围内的产业、资金、技术、贸易等经济转移,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地处内陆腹地的西部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1978年农村工业化系数仅为20.2%),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铸就了保守封闭的“内陆意识”,致使制度创新滞后。加之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宗教和民族因素的制约,与周边国家关系尚未改变等等,终未使地区经济走出大山,融入世界。即使沿边开放格局已经形成的今天,也因此毗邻多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资源禀赋类同,产业结构相似,经济互补性不强。所以,通过对外开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有限的。

民族问题,也是东西部差异性的突出表现,说到底它仍是文化环境问题。在全国56个民族中,西部地区占了50多个,分布着占全国61%的少数民族人口,基本受佛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文化圈的洗礼。西部大开发中何以使少数民族融入地区发展的中心,努力使其人文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充分利用宗教文化,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把经济增长与少数民族发展结合起来,是西部有别于东部的特殊发展目标。

三、西部大开发的比较优势

当我们从比较中揭示西部地区差距的时候,也应当看到它的优势和潜力。这同样构成西部大开发的现实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是东部无法比拟的。西部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人均优势度”、“总丰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前12位,其中“总丰度”是东部的4.17倍。这既是西部大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西部人口密度小而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高于东部,国土资源类型多样,各种地形分布齐全,水热条件空间组合的区际差异显著。这都为西部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大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选择空间。

2.地缘优势

我国西部地处西北和西南边陲,是多民族的聚居区。陆地边境1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为西部对外开放奠定了国际政治基础,“沿边开放”在全国开放格局中愈显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西部地区有20多个民族与邻国属于同一民族,语言文字相同,风俗习惯相近,族缘关系悠久,也构成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社会人文基础。随着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长远看,向外发展的优势将不断显现出来。

3.劳动力成本优势

东部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成本不断升高,致使投资边际效益大大降低。原本轻型结构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大量使用了外来的廉价劳动力而使其产品具有竞争力。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外来劳动力的动态变化,这种优势逐渐丧失。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仍具有劳动力廉价、供给充足的特点,潜藏了巨大的投资商机,这就为吸引外资、调整原有工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4.旅游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遍布,风景名胜众多,山川壮美,风光奇特。特别是少数民族独特的人文资源,更是东部地区所少有。在全国84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62个历史名城中,西部就占有38处和23个,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它们人同构成西部旅游资源的庞大体系。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歌舞服饰,正在为旅游市场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旅游环境和内容。其特色和魅力使西部旅游产业开发的前景更加广阔。

5.后发优势

这是落后地区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来的比较优势,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第一,现阶段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形态与东部相比总体上属低势位的,以原始、初级、中间技术质态为主体,与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先进技术、尖端技术存在着较大的落差。按照技术梯度演进规律,在技术体系中,越是排列在低势位的技术形态,向高技术形态跨越的幅度和潜力就越大。第二,新技术革命积累和创造了丰厚的技术资源,促使特定技术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加速淘汰,不仅为西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选择的较大余地,而且也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相反,东部地区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我国即将加入WTO后的市场需求,却面临着经济结构重大调整而带来的成本和风险的双重压力。第三,前发达国 地区在发展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可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促使西部大开发中增强预见性,少走弯路,以享受“别人缴学费,自己长见识”的优待。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穷则思变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更强烈与更持久的社会需求动力,促进地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特殊矛盾决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根据。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潜藏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西部地区绝不能把自身锁定在“跟进式”的发展轨道上,而必须另辟蹊径,选择新的发展战略。同时,东西部经济起飞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优劣表明,必须从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起点和基础出发,以求新精神和务实的态度来寻求西部崛起之路。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省(市)区之间的区际性差异较大。探寻西部崛起之路,不仅有别于东部地区,而且各省(市)区之间也各有殊别。因此,要想选择西部地区普遍适用的具体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在这里,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提出以下若干普适性较强的战略原则,为西部省(市)区探索各自具有区际特色的发展模式提供大致思路。

1.跨越式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必须绕开东部发展的老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战略定位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农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以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为地方工业跨越的着力点,以直接植入高新技术带动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追赶目标,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

2.产业绿色化战略

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直接制约着全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而且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地质灾害三大环境问题。因此,必须果断放弃掠夺式开发资源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将开发与环保结合起来,实现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双重跨越。这是关系自身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生存条件的重大现实问题。

3.技术导向型战略

西部经济落后是产业落后的必然结果。因此,西部大开发不在摊子铺得大、项目上得多,不可重蹈盲目攀比、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的覆辙,而必须以项目开发为载体,提高技术含量,重在集约经营,以技术开发和引进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4.公平与效率双优先战略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区别国家投资与企业投资行为。国家投资侧重社会公平、营造开发环境;而企业投资应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主要以效率为目标,求得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以此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相互促进。

5.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各类合格人力资源的投入。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疏密差异很大,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水平落后,稳定和吸引人才的环境欠佳。因此,西部大开发,首要的是人力资源大开发,它对其它物质资源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崛起之路,是一条缩小“教育差距�技术差距�经济差距”之路。

4:八十年代到现在,国家对东部发展的支持有哪些?

最佳答案分类: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

问题描述:

为什么东西部差距这么大呢,国家当时给了东部多少支持和照顾?

解析:

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比较研究

张克让

世纪之交,我国西部迎来了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值此国家发展战略重点西移之际,冷静地分析和比较西部与东部经济崛起在时机上的差异性,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西部经济腾飞的现实起点和基础,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选择发展战略、实现追赶目标的基本前提和现实要求。

一、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出于缩小国内地区发展差距必须服从于缩小与世界发展差距的大局需要,从效率优先的角度,果断地选择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使东部地区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先机。20年后的今天,西部地区终于迎来了大开发的历史机遇。2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极短的瞬间,但它却营造了东西部大发展在时机上不可忽视的差异性。

1.市场环境差异——“短缺经济”与“过剩经济”

历时20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国大为增强,以“短缺”为特征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年东部所面临的那种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不仅使外部资源要素在高市场回报率的驱动下源源东流,而且使国家投资方向转向效率目标而与市场要素的流向趋同。有关统计资料显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东部地区新批外资项目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占全国81%和87%,1992年仅西北地区银行就有20~50%贷款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集中于东部地区。国内外资源要素的高度集聚与东部地区原有禀赋结合所产生的“极化效应”,使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富活力的热点地区。20年后的今天,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有效需求不足首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国内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粮食等战略性商品充裕,社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物价和银行利率连续三年走低,这就是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以“过剩”为特征的市场环境。它使大批依靠相对封闭环境维持生存的企业面临更大困难,西部经济发展也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2.技术环境差异——资源(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东部是伴随着20年的改革开放走过其工业化进程的。工业经济在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上,主要以物质资源要素的持续投入为特征,以提供丰富廉价的物质产品为宗旨,来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物质资源要素投入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权数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当我国东部经济开始腾飞之时,物质资源并非它的地区优势,但计划体制下国家拥有大规模调配资源的能力,加之“短缺”市场的有效需求,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东倾,东西部产业布局呈典型的“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布,致使西部的能、矿、林、牧等资源规模东流,成为东部经济高速增长、经久不衰的强大支持。今天,当西部迎来大开发机遇之时,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向我们走来。它以人为本,以知识和智能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特征,使知识技术创新及其在生产中的集约运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说当年东部地区工业经济的技术环境能够允许物质资源的高投入带动经济高速增长与发展,那末20年后的今天,在西部大开发中试图以自身的地缘优势,继续无度地实施资源战略来求得大发展,无论是知识经济的技术环境,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都将是不合时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同时孕育着严峻的挑战。本来物质资源富集的区位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其作用相对下降,而恰恰自身欠具备的智能化资源要素,其作用将与日俱增,从而置西部地区于“有者欠用,用者欠有”的两难境地。

3.政策环境差异——规范经济与欠规范经济

20年的改革开放,既是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可以说,当年东部经济是在计划经济或“双轨经济”体制框架中实现腾飞的。而如今西部经济却必须在市场体制框架内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西部大发展在时机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种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上,规范与欠规范政策环境所产生的“厚东薄西”作用显而易见。第一,当年东部大之时,国家是投资主体并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在政策“东倾”的行政干预下,使各种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入东部地区。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已不可能直接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同时也已不具备计划体制下大规模直接调配资源的能力。中央 *** 的直接投资只是西部大开发的先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西部的宏观投资环境。而西部经济的实质性发展,只有依赖自身努力。第二,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加之体制变轨转型中政策上的漏洞和法规的不健全,缺乏应有的规范约束,给东部地区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可图、有机可乘的时机和条件。如,加工性产品与基础性产品比价扭曲及其价格放开的时间差,造成东西部交换关系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不健全而导致东部许多地区曾走过“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等等。今天,市场经济体制虽不能说已完全建立,但基本框架已经成形,各种规范相继确立。任何地区的发展都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那种试图通过非市场因素作用,在政策法规空隙中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西部大开发从开始就注定是一个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过程。第三,始于东部大之初的改革开放政策,至今仍为西部大开发所必须坚持,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国际环境所致,它给东西部营造的政策环境及其作用却迥然有别。事实上,我国的改革开放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即是有梯度地自东向西渐进式推进的。所以,对东西部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应,明显地存在着时间、、程度上的差别,加之东部“沿海开放”的优势和条件是西部“沿边开放”所无法引进或移植的,而营造本地区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又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要借助于对外开放来推动地区的发展,必将受到较大的限制。

二、东西部社会基础条件差异

我国西部是老、少、边、穷多重区位叠合的地区。与东部相比,有十分复杂的特殊区位基础条件。历史地和辩证地分析这些差异性,是西部确立正确发展战略和选择区际特色发展道路的基本出发点和现实背景。应当说,东西部的差异是全方位,相比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总量差异

地区间社会基础差异最直接地表现在经济总量的差距上。它是西部大开发现实起点和基础的宏观展示,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总量比较

国土

面积

占全国

(%) 人口

占全国

(%) 近年来的

GDP占

全国比率

(%) 80年代以来

占国家基建投资

与贷款总量

的比例

(%) GNP

比率

(%) 1979~1995

年均经济

增长率

(%) 城镇社区

服务设施

占全国比例

(%) 农村社会

保障网络

占全国比例

(%) 1998年国企

专业技术人员

占职工队伍

比例

(%)

东部 15 41 65 60 60.1 12.8 45 45 51

西部 56.9 22 15 20 13.95 8.7 20 12 17

注:资源来源《经济日报》2000年4月

2.技术创新差异

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东西部经济总量差异,尽管原因十分复杂,但科技创新落后作为重要原因是不争的事实,如表2所示。

表2 科技发展状况比较

R&D

机构

数量 R&D

投入

(千元) 技术市场

合同成交

额(万元) 国内专利

代理机构

数量 专利

授权量 进口设备

所占比重

(%) 1998年从业

人员中大专

学历

人数比重

(%) 已安装进口

设备新旧

程度(%) 大中型企业

R&D经费

投入(千元)

80年代后 80年代前

全国 5421 *********** 2683447 521 41248 3.6 9067680

东部 46.8% 61.3% 62.1% 291 23855 54.8 6.0 47.5 17.4 50.6%

西部 20.6% 18.65% 13.9% 93 4694 14.9 3.05 27.5 37.4 24.3%

注:(1)资源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兰州晨报》2000年3月23日;(2)未注明年份的项目均为1995年统计数据;(3)东部共11个省市,未计广西。

3.地理条件差异

我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高东低、略分三级,与三大经济带划分在空间上基本叠合。东部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水土资源匹配较好,而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沙漠。西南缺土,西北缺水,非耕地资源约占总面积的96%。除四川成都平原和陕西关中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山地灾害频繁,土地生产力低下,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使西部改善交通通讯状况的难度极大中的交通运输线路密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全国铁路和公路、内河航运里程,西部只占1/3和1/7。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必然使经济活动成本飙升,限制各种要素资本流入。深居内陆腹地的地理区位,使西部无航海之利可用,也限制了与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这些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曾是历史上形成东西差距的重要原因,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将从多方面继续限制西部经济的发展。

4.产业结构差异

与东部相比,在全国区域分工与区际竞争中,西部地区明显存在着相对不利的产业结构,其特征是:第一,“一大二小”,即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小;第二,“重重轻轻”,即重工业比重太重,轻工业比重太轻;第三,“上多下少”,即生产上游产品的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偏多,生产下游产品的加工工业偏少。这种不利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转换效率不高,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较小。“重重轻轻”的工业结构,由于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长期以来对国家投资的依赖性强。当国家投资主体身份改变之后,其投资移出的边际影响要远远超过东部地区,势必对西部那些依赖国家投资的资源省区发展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相反,东部的主体产业是轻加工业,它容易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产品消费弹性系数大,且民间资本和外资相对容易进入,经济活力较强,加之国家“出口导向战略”的推动,使其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腾飞。而“上多下少”的产业特征,由于价格因素的影响,所得实惠较少,利益流失较多,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在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过程中作用十分有限。至于“一大二小”的产业特征,由于第一产业内部,传统种植业比重较大,人均农业产值远远低于东部,加之对农牧产品加工的非公有经济、乡镇企业发展严重滞后,致使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东部低14.7%。

5.文化环境差异

文化环境是地区经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强西弱、东富西穷的经济格局,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环境的格局。以教育为例,199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文盲、半文盲比重为15.88%,西部除新疆外,9省区均高于全国水平。相关论证表明:东部在业人员初中及文化程度比重指数与人均GNP的指数动态比约为1∶1.99,足见其文化教育对经济发展作用之大;而西部地区除陕西和新疆外,其余省区这一比重指数均排在全国倒数10位之列。

从地理区位上看,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的西岸,毗邻港澳地区和日本,东南亚,与美、加、澳、新隔海相望。历史上,它最早接触西方工业文明,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这里人民具有同华侨、华人、华裔广泛的海外联系和交往的本领,养成了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开放观念。80年代以来,当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时,东部地区能够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利用范围范围内的产业、资金、技术、贸易等经济转移,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地处内陆腹地的西部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1978年农村工业化系数仅为20.2%),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铸就了保守封闭的“内陆意识”,致使制度创新滞后。加之文化教育水平不高,宗教和民族因素的制约,与周边国家关系尚未改变等等,终未使地区经济走出大山,融入世界。即使沿边开放格局已经形成的今天,也因此毗邻多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资源禀赋类同,产业结构相似,经济互补性不强。所以,通过对外开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有限的。

民族问题,也是东西部差异性的突出表现,说到底它仍是文化环境问题。在全国56个民族中,西部地区占了50多个,分布着占全国61%的少数民族人口,基本受佛教和 *** 教两大文化圈的洗礼。西部大开发中何以使少数民族融入地区发展的中心,努力使其人文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充分利用宗教文化,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把经济增长与少数民族发展结合起来,是西部有别于东部的特殊发展目标。

三、西部大开发的比较优势

当我们从比较中揭示西部地区差距的时候,也应当看到它的优势和潜力。这同样构成西部大开发的现实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1.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区,特别是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是东部无法比拟的。西部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人均优势度”、“总丰度”三项指标均居全国前12位,其中“总丰度”是东部的4.17倍。这既是西部大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西部人口密度小而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高于东部,国土资源类型多样,各种地形分布齐全,水热条件空间组合的区际差异显著。这都为西部大开发、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大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选择空间。

2.地缘优势

我国西部地处西北和西南边陲,是多民族的聚居区。陆地边境1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为西部对外开放奠定了国际政治基础,“沿边开放”在全国开放格局中愈显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西部地区有20多个民族与邻国属于同一民族,语言文字相同,风俗习惯相近,族缘关系悠久,也构成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社会人文基础。随着地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长远看,向外发展的优势将不断显现出来。

3.劳动力成本优势

东部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成本不断升高,致使投资边际效益大大降低。原本轻型结构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大量使用了外来的廉价劳动力而使其产品具有竞争力。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外来劳动力的动态变化,这种优势逐渐丧失。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仍具有劳动力廉价、供给充足的特点,潜藏了巨大的投资商机,这就为吸引外资、调整原有工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4.旅游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遍布,风景名胜众多,山川壮美,风光奇特。特别是少数民族独特的人文资源,更是东部地区所少有。在全国84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62个历史名城中,西部就占有38处和23个,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它们人同构成西部旅游资源的庞大体系。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民俗风情、歌舞服饰,正在为旅游市场提供着丰富多彩的旅游环境和内容。其特色和魅力使西部旅游产业开发的前景更加广阔。

5.后发优势

这是落后地区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来的比较优势,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第一,现阶段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形态与东部相比总体上属低势位的,以原始、初级、中间技术质态为主体,与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先进技术、尖端技术存在着较大的落差。按照技术梯度演进规律,在技术体系中,越是排列在低势位的技术形态,向高技术形态跨越的幅度和潜力就越大。第二,新技术革命积累和创造了丰厚的技术资源,促使特定技术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加速淘汰,不仅为西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提供了技术选择的较大余地,而且也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相反,东部地区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我国即将加入WTO后的市场需求,却面临着经济结构重大调整而带来的成本和风险的双重压力。第三,前发达国 地区在发展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可为后来者提供借鉴,促使西部大开发中增强预见性,少走弯路,以享受“别人缴学费,自己长见识”的优待。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穷则思变会给西部大开发带来更强烈与更持久的社会需求动力,促进地区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特殊矛盾决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根据。东西部发展时机的差异性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中潜藏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西部地区绝不能把自身锁定在“跟进式”的发展轨道上,而必须另辟蹊径,选择新的发展战略。同时,东西部经济起飞的社会基础性条件优劣表明,必须从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起点和基础出发,以求新精神和务实的态度来寻求西部崛起之路。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省(市)区之间的区际性差异较大。探寻西部崛起之路,不仅有别于东部地区,而且各省(市)区之间也各有殊别。因此,要想选择西部地区普遍适用的具体发展模式是不现实的。在这里,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提出以下若干普适性较强的战略原则,为西部省(市)区探索各自具有区际特色的发展模式提供大致思路。

1.跨越式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必须绕开东部发展的老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其战略定位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为农牧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以提升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为地方工业跨越的着力点,以直接植入高新技术带动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追赶目标,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

2.产业绿色化战略

西部地区处于我国大江大河的上游,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直接制约着全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而且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地质灾害三大环境问题。因此,必须果断放弃掠夺式开发资源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将开发与环保结合起来,实现绿色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双重跨越。这是关系自身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生存条件的重大现实问题。

3.技术导向型战略

西部经济落后是产业落后的必然结果。因此,西部大开发不在摊子铺得大、项目上得多,不可重蹈盲目攀比、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的覆辙,而必须以项目开发为载体,提高技术含量,重在集约经营,以技术开发和引进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4.公平与效率双优先战略

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区别国家投资与企业投资行为。国家投资侧重社会公平、营造开发环境;而企业投资应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主要以效率为目标,求得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以此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相互促进。

5.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各类合格人力资源的投入。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分布疏密差异很大,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水平落后,稳定和吸引人才的环境欠佳。因此,西部大开发,首要的是人力资源大开发,它对其它物质资源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崛起之路,是一条缩小“教育差距技术差距经济差距”之路。

(责任编辑 王宏章)

张克让(兰州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兰州 730070)

5: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最佳答案当前经济增长稳中趋缓,在合理增长区间内运行

1.经济增长减慢,供给结构优化。2014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7.4%,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均放缓0.3个百分点,是2009年一季度之后的最低增速。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幅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放缓0.8和1个百分点,也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但经济增长仍在年度7.5%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范围之内。从各产业增长看,采掘业、粗钢、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等过剩行业产量增速放缓较大,是导致工业增速减慢的主要因素,而医药等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业发展平稳,第三产业增长7.8%,继续延续2013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并快于第二产业,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较快。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符合经济转型的要求,趋于优化过程中。

2.消费和出口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增幅较上年同期放缓0.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较上年同期微增0.1个百分点。从外贸统计数据看,一季度,中国出口大幅下降,增速下降3.4%,同比回落21.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6%,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67亿美元,同比下降61%。如果剔除去年1-4月份大量套利资金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影响,一季度中国出口接近7%左右,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速基本吻合。从套利资金流入较多的香港贸易看,一季度内地对香港出口大幅下降31.3%,直接影响总体出口增速下降7.2个百分点,仅仅剔除对港出口中国整体出口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增幅分别较上年同期和全年放缓3.3和2个百分点,是一季度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其中,制造业增长15.2%,同比放缓3.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增速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9%,同比放缓4.7个百分点,今年增速逐月提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6.8%,同比3.4个百分点,但增速逐月回落。

3.就业形势稳定。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就业形势较好,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出农民工增加288万人,就业岗位继续增加,失业率维持在合理水平。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24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5元,同比名义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根据从2012年四季度起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4.物价水平稳中趋降。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同比放缓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跌幅同比扩大0.3个百分点,已经连续25个月呈现下跌态势;房地产价格涨势趋缓,按照住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计算的商品房价格下降1.5%,而去年同期为上涨17.7%;综合反映价格总水平的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上涨0.4%。物价总水平特别是工业价格表明,制造业的需求仍低于供给能力,潜在经济增长能力高于实际增长,但综合就业、价格、经济增长等指标看,中国经济仍然处在合理增长区间内。

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原因

当前经济增长减慢并低于潜在经济增长,既有2013年下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不够、稳健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不足的宏观调控政策主动调整原因,更重要的是结构和体制问题制约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并影响社会预期。

一是投资面临一定的资金约束。2013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控制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3年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14 万亿元,比上半年减少3.01万亿元;2014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为5.6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700亿元。货币供给增速也有所降低,广义货币M2由2013年4月的16.1%回落到2013年年底的13.6%,2014年3月进一步回落到12.1%。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力度弱于往年水平,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0.1%,超出预算目标2.1个百分点,而财政支出与预算数基本持平,仅增长10.9%,而2013年财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预算支出目标主要靠年终“突击花钱”,1-11月财政支出持续低于10%的预算增长目标,12月份当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幅高达20.3%。2014年1-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1.1%, 财政支出增长6%,均低于预算8%和9.5%的水平。考虑到资金投放滞后半年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资总量扩大和下半年减少是2013年下半年经济稳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经济减缓的主要因素。

二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现阶段,不管是人民币贷款、中期票据还是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均处于历史高位,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成本动辄10%,加上各种中间费用甚至高达17%。首先,近年来,产能过剩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和利润水平较高的房地产资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以及银监会加强平台贷款管控后,上述部门大量通过发行债券、银信理财合作等影子银行进行融资,造成相关部门债务和杠杆水平过快上升,社会资金“借短投长”的期限错配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挤出”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电子金融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快速发展,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导致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上升。再次,受存贷比约束和银行季末考核因素影响,在季末、年末及春节前后等时点,银行高息揽储,货币市场利率往往大幅飙升。最后,在中国国际收支逐渐趋向均衡,跨境资金由大举流入转为“有进有出”的双向流动后,以往外汇占款过快增长导致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的情况也出现了变化。

三是人民币升值滞后影响了中国出口,自2011年4月到2014年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3%左右,汇率升值对出口影响的滞后期一般在1-2年。

四是多因素交织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影响市场预期。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和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一些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地方性债务迎来还债高峰、影子银行风险增加。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牵一发动全局,既关系产能过剩行业的发展,也是影响影子银行和地方债务的安全,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对金融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并引起相关产业衰退,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也会加大。近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中诚信托、超日债等若干起金融违约事件。同时,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国际流动资本外流,可能引发国内资金紧张,加剧金融市场波动。

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

影响当前经济增长减慢的因素还会继续存在,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投资需求如何仍是分析判断当前经济走势的关键。中国的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处于严重过剩当中,有的处于绝对过剩状态,化解产能过剩必然影响制造业投资。2013年中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增速逐月回落,三、四线城市商品房价格调整程度加大。今年一季度地产新开工增速大幅走低,土地购置面积增速也在下降,地产销售增长已经接近停滞,购房者与房地产企业观望情绪加重,房地产投资会继续减慢。2013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14.2%,较上年大幅减少14.4个百分点。2014年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仍然较低,仅增长12.6%,意味着后续投资将有所放缓。但是,总体投资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一是占投资需求较大比重的基础建设投资继续稳定增长。国家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对“高利短期债务”进行置换,加大债务重组力度,并提出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延长还款期限;通过发行15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成立2000-3000亿元铁路建设基金吸引民间资本,为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筹资;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门机构发行住宅金融债券,支持棚户区改造。

二是营改增试点扩大范围,大力发展养老、健康服务业等,有助于服务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三是在国家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政策的支持下,农业投资增长水平有望提高。同时,央行决定自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测算,此次定向降准向三农领域释放的资金将超过千亿元。

四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投资。今年初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82项,并在加快制定政府权力清单;部分国企已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总体来看,中国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7%左右。

2.消费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三大需求中属于较为稳定的因素。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9%。当前,中国消费需求仍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一是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速回升,夯实了消费基础。二是社保体制日益完善支持消费稳定增长。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向社保、公共卫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领域倾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关注农民工、社会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情况;重视结构性失业问题,建立全国统一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消费者预期。三是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拉动消费增长。伴随着扩大信息消费政策的落实,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产品的销售加快,网络购物销售迅速增长。同时,社区商业中心将逐渐转变成城市的服务中心,居民相关商品与服务消费增长将加快。四是汽车类等热点消费增长较快。汽车市场存在城市家庭、机构用车更新换代、消费升级的需求,仍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此外,中西药品、通讯器材等消费增长较快。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增长12.6%左右。

3.出口需求将温和回升至正常状态。当前,全球经济在发达国家向好的带动下,有望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好转。4月份IMF春季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3.6%,较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增长加快,有利于拉动中国出口增长。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提升,预示着二季度出口相对乐观。今年3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7,较上月提升0.4;一季度出口先导指数月度平均值为41.6较去年四季度的39.4有明显上升。

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贬。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向发达市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压力减小,汇率双向波动可能性加大。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出现1%左右的贬值。

但是,外贸增长面临的制约因素仍不容忽视,新兴经济体在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结构性风险等多重压力下,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将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不足;美国等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世界贸易投资格局变化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国际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中国出口难有显著改观。

总体来看,4月中旬之后对港贸易虚增基数因素将会消除,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回升至正常状态。预计二季度中国出口将增长7%左右,进口将增长6.5%左右。

4.物价延续温和上涨态势。从工业品价格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本稳定,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大。中国工业产能规模较高,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工业品价格仍将保持负增长态势。从服务价格看,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低端劳动者工资上涨推动部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价格上升。从食品看,2013年粮食再次增产,粮价基本稳定,并且由于中国粮价已经高于国际价格,粮价进一步上涨空间较为有限;生猪存栏规模较大,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从资源产品看,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2014年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时机较好的时间窗口,调整资源产品价格会推高物价。此外,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翘尾因素为1.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中国物价总水平延续温和上涨态势,既没有明显的通胀压力,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预计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2.3%左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将下跌1.1%左右。

5.宏观经济增长将稳中趋降。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经济景气系统显示,中国综合先行指数的峰值出现在2013年3月,至今连续下降12个月,先行指数下降较为缓慢,并且在下降过程中还出现了小幅震荡的走势。先行指数一般领先一致指数约6个月,先行指数平稳略降态势表明二季度中国经济仍会延续稳中趋降的态势。初步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将增长7.4%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9.1%左右。

政策建议

把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有前瞻性的加强宏观调控,巩固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稳定社会预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加快推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落实财政支出的政策,加快拨付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地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网改造等建设项目资金,推进一批水利、粮食储备、核电、水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盘活财政资金存量,重点用于民生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二是在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并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的意见,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清理和整合。三是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将小微企业减税等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完善消费税制度,积极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加快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进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四是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权限,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限额管理,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性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市政债市场为基础的,采取由中央确定总规模的市场调控性地方债制度,正式启动省级和县级政府在公开市场捆绑发放地方债。五是继续发展政策性金融为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在必要时,可以考虑通过扩大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规模、资产证券化规模等方式,来增强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的作用。

2.适度灵活运用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调控要从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强调节和引导,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既要维持中性的货币信用条件来抑制经济主体的加杠杆意愿,也要切实降低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防止社会资金成本过度上升危害实体经济。

一是加强短期流动性调节,保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根据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形势,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常规流动性调节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必要时可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充裕。在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时,灵活运用SLO和SLF工具实现有选择的“定向放松”,以防范流动性危机,维持市场平稳运行。

二是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商业银行的存贷比限制,或适当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的计算口径,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商业银行降低信贷利率。

三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挤压也越来越强烈。银行监管机构要重视利率市场化推进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问题,重视“余额宝”、“易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和非银行“理财业务”等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抽血”的影响。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创新“冒进”带来 “金融脱媒”过度,危害到银行体系的平稳运行。四是货币当局需要通过密切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来把握外汇占款增长情况,加大汇率波动幅度,防止热钱无序流动,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以城镇化为抓手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一是努力实现城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二是借助高铁发展契机推动城镇化,带动有效需求增长。三是加快改革相关制度,推动常驻人口获得相应的市民待遇,按照城市全部人口的新构成特点,规划城区的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相应的医疗、养老、健康等产业,保证居民需求与供给的准确对接。四是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适当放开房地产限购政策的限制,继续支持自助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防止房地产价格短期大幅波动。

4.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抓紧制定负面清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国有资本对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收入增量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二是继续减少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抓紧制定政府权力清单。三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合理举债;建立有效的偿债机制,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售、转让或证券化国有资产偿还债务,努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四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五是当前通胀较为温和是价格改革的较好时机,应加快推进水、电、天然气、石油等资源价格改革。

5.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一是应强化正向预期引导,明确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生变化,正确认识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寻求新常态属于客观经济规律。二是要强调当前各项经济指标仍处于合理增长区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金融和财政风险总体可控。三是逐步建立市场对宏观政策信号的合理预期,避免出其不意造成政策信号的混乱。四是明确调控政策信号,稳定社会预期,加快落实改革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对于先导智能资金流向,看完本文,小编觉得你已经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相信你能很好的处理它。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未解决,可以看看天成财经的其他内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天成财经 -(www.orange-zhsh.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3010890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