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财经 - 分享提供股票财经知识资讯

当前位置:天成财经 > 问答 > 保险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挣钱,为何特斯拉还要趟这摊浑水?,部分省市平安车险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平安这是在蹭热点吗?

保险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挣钱,为何特斯拉还要趟这摊浑水?,部分省市平安车险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平安这是在蹭热点吗?

2024-09-22 18:23:54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财经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投资者们需要了解市场趋势、政策变化、公司财务等方面的信息,以更好地制定投资策略。所以接下来,天成财经将带大家认识并了解平安保险不保特斯拉吗,希望可以跟你目前的困境指引一些方向。

问题一:网传部分省市平安车险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原因是什么?

网传部分省市平安车险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原因是什么?

优质回答最近一段时间特斯拉可以说是经常登上热搜,也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特斯拉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大家对于这一个品牌的汽车也都特别关注,最近一段时间网上有传言说部分省市的平安车险已经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索取的时候,首先要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来对信息的来源进行甄别,并且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而通过了调查之后发现,虽然这种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真实的,现在平安车险已经进行了回应,说这一个说法并不属实,不过这样一个消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引起大家关注,仍然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这样的说法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快速流通起来,是由于满足了大家的心理,同时也让大家觉得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而导致大家有着这样想法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特斯拉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事故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并且这一个品牌的汽车修理的费用相对来讲也非常贵,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购买保险却成为了很多车主降低损失的一个重要选择,但是保险公司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利润,所以才有可能不会继续和这些车主合作。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契合了大家的心理,所以这种说法才会在短时间之内传播,当然这样的说法也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双方之间进行合作是一个普通的商业行为,那么只有双方意见达成一致才能够进行,如果平安保险公司不愿意为这些客户服务,那么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虽然这样的一个说法现在已经被证实为谣言,但是这一件事情给我们引起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同时大家也需要加强警惕,就是这一个品牌的汽车质量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出现问题,那么大家在进行汽车选择的时候也要更加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安全更有保障。

问题二:保险行业没有想象中那么挣钱,为何特斯拉还要趟这摊浑水?

优质回答保险企业,没有想象中那么能挣钱。同时,他们还在面对那些数据能力出众、虎视眈眈要来分食的车企们。

车险又要改革了。

日前,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向财险公司下发了《示范性商业车险精算规定》和《关于征求车险改革意见的函》,主要方向是给予保险公司更多自主决策权,通过提升行业市场化程度,来进一步规范原本根深蒂固存在于车险理赔过程中的灰色地带,达到恢复市场秩序的目的。

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车险市场也面临新的瓶颈期。传统的保险业务趋于饱和,而消费者的构成与需求又让传统商业模式与经营理念表现出了不适应。

最明显的一点是,保险经营原则中有一条“对价平衡原则”,要求对参加同一种保险的人,在风险发生率上基本相同,相应承担风险的比率也是均等的。但显然,传统车险费用的模式,破坏了这一原则。

所以,车险一定要变,也一定会变。

只是由谁来变,怎么变,随着保险科技的驱动,已经有了新的苗头。

特斯拉,以及其所代表的一众同时具备体量、数据能力和金融能力的车企,也许会是被用户诟病已久的车险行业中,新的搅局者。

亟待修复的对价平衡原则

一台车一年可以出险几十次、几十台车“凑巧”在同一个位置发生剐蹭事故……利润有多丰厚,人就有多疯狂,各种奇葩事故的背后是唯利是趋的常态化。

曾几何时,伪造事故骗取保险赔付,让车主不花钱以旧换新,修理厂多赚利润,是汽车售后产业半公开的“秘密”。

而传统的“从车主义”车险费率模式,即以车价、品牌、折旧等为保险费用依据,无形中也在支持这种模式。单个保险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失衡,让低风险投保人替高风险投保人承担更多风险,高风险投保人从中谋取利益,最终的结果是风险承担共同体瓦解,保险制度无法正常运转。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保险诈骗金比例占到赔付支出的20%-30%,高于全球比例的15%,以2019年车险保费总收入8,188亿(占财险保费总额63%)体量计算的话,其中的诱惑有多大不言而喻,这也造成了目前大部分险企入不敷出的局面。

自2014年开始,我国的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已进行到第六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长期以来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存在高定价、高手续费、粗放经营、无序竞争、数据失真等问题。

所以,在即将推进的2020年保费综合改革中,重新恢复对价平衡原则,仍然是最核心的问题。

车险改革改了些什么?

用户追求更低的保费,保险公司追求更高的利润。这是一切改革需要遵循的最基本规律。

因此,这次车险改革主要涉及三大方向:一是拟微调商业车险费率调整系数中的因子分类,将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合并为自主定价系数;二是拟取消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的浮动空间;三是拟适当下调附加费用率比例。

在保费调整系数中,影响因子被分为“从人”和“从车”两类。“从人”因素包括驾驶技术、驾驶习惯、驾龄、年龄、性别等;“从车”因素包括行驶里程、约定行驶区域、车型、投保车辆数和绝对免赔额等。

此外,调整系数中还给了保险公司根据自身运营成本、车型当地销售情况等,进行自主定价区间的决策权。

同时,交强险也会引入区域调整因素,根据不同地区赔付的实际情况,改变“一刀切”的定价模式。

显然,通过对更多因素的考虑,尤其是根据驾驶员的历史记录对人的因素进行判断,从而使不同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从长远来看会吸引更多优质用户。

但是,如果再看深一些,这事实上就是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UBI保险的雏形。

但是,这项在发达国家发展迅猛的保险制度,在中国想要真正落实,面临几个问题:

首先是头部保险公司掌握绝大多数优质客户资源,如果不是利润受到根本性威胁,开发UBI车险的动力不足。而中小保险公司创新动力有余,但受资源的掣肘也更大。

其次是UBI车险的前期投入成本高昂,而且无论是前装还是后装,都要与整车厂、供应商进行协调,进一步加大保险公司的运营负担。

最后是目前的数据分析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根据用户信息与行为定制化车险的要求,相关的风险评估模型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当下的车险改革,依然只能较为原始地用出险次数、出险额度等历史行为,粗暴地对下一年保费进行系数调整。

与其说,这是向着UBI保险前进的一步,不如说是对层出不穷的骗保手段对症下药的举措。

特斯拉在保险行业搅局?

2019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中,马斯克表示保险将成为特斯拉的主要产品。

对于用户而言,选择特斯拉保险的初衷是更低的保费;对于特斯拉而言,进军保险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增值。

在美国,由于对电动车维修成本的模糊,保险公司会给特斯拉制定一个相对较高的保费。Model S平均每年保费约3,300美元,是美国保费最贵的车型之一,是同级别车型的2-3倍。

之所以保费如此之高,核心是保险公司并不了解特斯拉的车和车主。而特斯拉最核心的大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却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特斯拉要自己干保险。

2019年四季度《特斯拉汽车安全报告》中显示,搭载Autopilot系统的特斯拉汽车,平均每307万英里发生一次交通事故,没有Autopilot系统下每164万英里发生一次交通事故。而美国的平均数字是每47.9万英里。

显然,无论是特斯拉车型的安全性还是特斯拉车主的优质,都能够支持特斯拉给出比保险公司更具竞争力的保费,这也会是特斯拉又一利润来源。

同时,未来特斯拉FSD全功能自动驾驶落地后,特斯拉车险的价格还会与是否选装FSD或者使用FSD息息相关。将自动驾驶技术与保险费用绑定,无论选择那个,特斯拉都不会吃亏。

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让汽车面临的主要风险不再是碰撞事故,而是软件的可靠性和网络安全风险,保险事故的主体也可能不是驾驶员,也包括车企、供应商、基建部门等多方责任主体。对于传统保险公司而言,他们不具备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的能力,而高阶自动驾驶降低事故率导致保费下降,也会改变保险行业的价值链。

所以,将车辆与保险捆绑,由车企承担保险风险的模式,是一件对车企、对用户对行业都有益的事情。

此时,传统保险公司的门槛,也许只剩下监管与资质。

不仅是特斯拉看到了这样的机会,那些有体量、有数据能力、有金融能力的车企同样也会涉足这一领域。

2019年6月,《机动车保险车联网数据采集规范》开始实施。尽管这个规范只是为车联网数据的收集提供了一个前提和标准,但这是一个开始,表明国内车险行业已经意识到发展不能只靠资本和人力,更要靠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

因为人们眼中“很有钱”的保险公司,实际盈利却出人意料。2019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产线的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7.6%、96.6%和98.6%,成本压力让保险公司必须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写在最后

即便是自动驾驶时代,只要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充分,只要个体需要依靠集体分担与转移风险,保险业不会消失,但改变的是将是经营方式与技术。

为什么当保险公司面临巨大成本压力时,人人却都想从车险中分一杯羹?因为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车险行业,这也给手握技术与数据的利益相关企业,提供了搅局的可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问题三:部分省市平安车险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平安这是在蹭热点吗?

优质回答平安保险并没有蹭热度,因为见几日特斯拉时间非常火,因此许多人在网上写各类文章。有的人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是有些人却弄虚作假,前保险没有在这些省份拒绝为特斯拉新车主上保险。平安保险认为,无论是什么汽车的车主都可以拥有平安保险。

其实像这种言论,如果平安保险官方不出来辟谣的话,很有可能会被人认为平安保险在蹭热度。虽然特斯拉在这些方面做错了,但是也不应该拒绝为其上保险。毕竟每一个车主都拥有给自己车辆上保险的权利,虽然特斯拉汽车有问题,但是保险并不会因为车辆有问题而不给车辆上保险。保险本来就是保障车辆在发生问题以后进行赔偿。

事情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因为在前几日特斯拉女车主站在特斯拉车底进行维权的时间,在网络上爆火,就这个事件,许多自媒体都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而且官方也做出表态,因此在网络中就流传出河南、浙江、陕西以及北京和上海等省平安保险拒绝为特斯拉新车的车主上保险。因为在第一时间官方没有出来辟谣,所以很多吃瓜群众认为平安保险这是这样的做法不是很对。平安银行在发现这件事情以后也立马做出回应,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无论你是哪款车的车主都可以使用平安保险。

平安保险并没有在蹭热度。

这波只能说平安保险被动测热度。因为有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进行了造谣,因此让许多人产生了误解,也让许多人认为这是平安保险,自导自演。毕竟平安保险虽然非常有名,但是在整个保险行业还是没有占到主要地位。因此认为平安保险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蹭热度,平安保险作为国内的大牌保险公司应该不会使用这样的手段。毕竟有更多好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营销。

合理上网,不要进行造谣。

我认为大家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评论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不能随意评论,对于不了解的事情要保持沉默。在得出全部结论以后,再得知事情真相以后再进行评论,再去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定不能进行造谣造谣,不仅让被造谣方损失惨重,并且很有可能让对方对你进行起诉。有点得不偿失,希望大家合理上网,不要进行造谣。

问题四:维权车主表示未收到特斯拉道歉,将维权到底,该如何做有效维权?

优质回答特斯拉的刹车系统出现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此次事件是闹得比较大。再由于特斯拉官方的强硬态度,致使这件事件愈演愈烈。我们来简要的回顾一下该事件的发展过程。

车主维权横幅

在今年大约2月份左右的时候,河南的一位女司机因为特斯拉的汽车制动出现问题,导致追尾。

在4月19号的时候,该名女车主到上海车展去大闹特闹,甚至不惜站在特斯拉车展车辆的车顶进行抗议。

当日特斯拉便爆出了与该女车主相关的负面信息,称其因为两个月前,发生追尾,心怀不满。

并且在中国地区的副总裁陶琳最为强硬地宣布,特斯拉不可能妥协。

然而,4月20号特斯拉便改了口风,称确因产品问题导致交通事故,则会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赔偿。

车主维权横幅

同日,上海警方将涉事女司机拘留5日。

同日,特斯拉单方面成立调查小组,处理相关车主的售后。

21号的时候,中纪委对特斯拉深夜发出的道歉表示一定程度的赞赏。

平安保险承诺,如果特斯拉的车确实在平安承保过,则一定会承担相关责任。

但维权车主在最后表态称,特斯拉的道歉等于零,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所有车主将群起维权,坚持到底。

事情发生到现在仅仅不过四天左右的时间,就在舆论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车主维权横幅

汽车质量出现问题,消费者本身如何维权一事,本来应当先找汽车供应商,汽车厂家进行协调,再不行就去消费者协会,要么请媒体披露,最后才是走法律途径。

可是,目前事情已经进展到了各大官媒痛批特斯拉的阶段了。那就只剩下打官司一条路可走了。

但由于刹车系统是否失灵,此事非常难以判断。这需要对涉事车辆进行一定时间的跟踪测试,还要请相关领域的工程师配合调查。

各涉事车主应当拧成一股绳,只要这种事情不是偶发事件,则一定能从实验当中获得特斯拉刹车失灵的相关数据。

只是该实验小组应当由法院方面专门请人成立,确保这是一个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调查机构。

另外涉事车主其实已经相当牛了,如果只是一个人在家忍气吞声的话,根本不可能把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我们一致支持涉事车主维权到底。必须要特斯拉做出一个交代。

问题五: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已经提了好几年,为何迟迟无法最终敲定?

优质回答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这点早已毋庸置疑。国家层面也一直在大力推广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别是在此次疫情的侵袭下,为了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政府相关部门更是频繁地推出了多项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和举措。

包括新能源汽车补贴和购置税免征,通过延长两年释放出了最大的善意。同时还对新能源车企准入条件、电动车供给端的技术规范和强制要求等相关事宜,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划或是已经开始施行。

新能源汽车频繁“被利好”

专属车险却始终“没落地”

由于在生产端和销售端的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再度迎来“春天”,已几可预见。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端,却还有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当其冲的,也是一直以来大家颇为关心的,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的问题,却仿佛如“难产”般,迟迟得不到落地。

昨日,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谈及我国车险业务改革时,也专门“再次”提及了新能源汽车,以及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的制定。

该负责人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增速较快,但总体保有量比较小。2019年,全国承保新能源汽车车辆数为347万辆,仅占行业总承保汽车辆数的1.4%。”

而谈及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时,其谈到:“虽然保险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承保、理赔数据积累尚显不足,但近年来一直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风险研究。在前期开展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当前保险业协会已组织力量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条款工作组,积极开展条款研发工作。

目前,新能源车险条款已初步征求过行业和有关专家意见,下一步将继续修改完善,力争早日推出新能源汽车保险专属示范产品。”

其实关于新能源车型专属条款的制定,已经谈及了多年,虽然一直呼声较高,却始终都处于“酝酿”之中。

早在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就曾向行业征求过意见,旨在加大保险产品供给,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多样化保险需求。

然而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专属条款却一直都还“在路上”。

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的必要性

马拉车市看来,新能源车险的专属条款的推出与否,早已成为了车主、主机厂、保险公司,甚至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首先,因为该条款的缺失,会造成了车主用车生活的困扰。新能源车主究竟该买哪些险种;一旦遇到新能源车型理赔事件,该按照何种标准执行;会否因为车险的不完善,造成车主产生一些原本“不必要”的损失等等。

例如,涉水、自燃、盗抢等险种,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普通燃油车的车主来说,其必要程度就不相同。按照业界的总结,涉水和盗抢险对于新能源汽车,并非如燃油车那般有必要购买;

但自燃险则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项险种。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也客观上印证了这一点。

其次,对于主机厂而言,因为没有专属的条款,会造成新能源汽车品牌进行终端销售时,涉及到车险的计算和售卖,没有一个统一的执行依据。同时,后续的责任划分,车主理赔等事宜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主机厂的风险。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最大的困扰也在于计算方式以及后续的实际理赔。从目前全球范围来看,不光是我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汽车都涉及到补贴的问题。

但因为没有相关的条款约束和指导,同样都是新能源汽车,不同的保险公司所采取的承保计算方式,竟有着明显的区别。

之前马拉车市在探店新能源汽车销售终端时,就发现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因为和不同的保险公司合作,其车险的计费方式就完全不同。

在咨询了保险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后,马拉车市得知在计算新能源车险时,有一部分的保险公司是按照车辆补贴前的售价进行计算。

包括人民保险、阳光保险、太平保险都是按照补贴前的指导价进行保费计算。而平安保险等公司,则是按照车辆补贴后的开票价格,或是车管所的登记价格,来进行保费计算。

甚至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在新车首保的首年保费时按开票价,次年却按照指导价+折损后的车价进行计算。

由此可见,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只能按照各保险公司的自行规定来计算。不但造成了行业的“混乱”和“不规范”,同时也带给车主一定的困扰。

不要小看这几万元的车价差,细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车价越高,带来的保费差也越大。

与此同时,在后续理赔过程中,因为没有专属条款也会造成许多的争议。包括燃油车没有的“三电系统”,在新能源车主看来,目前的车险并不能带来多大的保障。

既然如此重要,为何一直“在路上”?

有业内专家分析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保险积累的历史数据、时间和成熟经验均尚不充分,保险行业在新产品开发、费率厘定、销售以及风险管控等方面具有挑战性。

简单来说,就是新能源汽车还未完全市场化普及,相较于燃油车只占了一个很小的比重。按照去年我国保险业的承保数据来看,在每100辆上保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还不到两辆。

同时,从车辆的出险概率来看,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出险比例同样较小。可参考数据以及经验方面的不充分,也造成了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的“难产”。

事实上,这样的难题也不光发生在我国。一直宣称要“降低电动汽车车主保费成本”的特斯拉,在自行售卖车辆保险上,也只能用一波三折来形容。由此可见,即便是在海外保险市场,新能源专属车险的相关研发实力、施行条件也还都不成熟。

其实,新能源汽车可能涉及到的差异化问题,大家基本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更不用说那些更专业的险企。除了上面提到的客观原因之外,国内的各大险企所面临的车险问题,都还有着自己的“难处”和让人头疼的“成本”。

2019年我国车险保费总收入8,188亿(占财险保费总额63%),即使如此巨大的体量,却也掩盖不了险企在车险业务里的无奈。

曾几何时,一台车一年可以出险几十次、几十台车“凑巧”在同一个位置发生剐蹭事故……这样的行业“秘密”,虽然目前有所改善,但仍无法完全杜绝。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保险诈骗金比例占到赔付支出的20%-30%。而在全球范围来看,此项比例仅为15%。

与此同时,激烈的同业竞争,巨额的返利等等都让无数险企头疼不已。业界也存在着一种声音,我国的车险业不光是需要结合实际所需的出新,原有的对价不平衡状况更亟待解决。

显然,新能源专属车险条款,并非一次简单的在原有车险上做加法,而是整个车险体系都有待更新。虽然,征求意见已出台了近两年的时间,却仍然无法最终落地,想必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马曰:

我国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发展方向,并对此寄予厚望,通过各项政策利好和有利举措不断将之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许多产业链上的其他问题亟待解决,新能源专属车险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愈发普及,以及出险案例的不断增多,现有的车险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所需,而究竟是仅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性对现有车险进行小修小补,还是基于此进行全面的革新,把那些过去在燃油车险上的“弯路”就此避免,这对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作为消费者,在慢慢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希望因此遇到的“坑”,越少越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通过上文关于平安保险不保特斯拉吗的相关信息,天成财经相信你已经得到许多的启发,也明白类似这种问题的应当如何解决了,假如你要了解其它的相关信息,请点击天成财经的其他页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天成财经 -(www.orange-zhsh.com)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3010890号 网站地图